幼儿园老师急救知识培训.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园老师急救知识培训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常见事故处置

01

急救基础认知

03

特殊急救技术

04

应急预案制定

05

急救物品管理

06

培训考核机制

01

PART

急救基础认知

急救意识培养必要性

减轻心理压力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行为可以帮助教师减少恐慌和焦虑,保持冷静。

03

在关键时刻能够及时施救,有效减少伤害甚至挽救生命。

02

保障儿童生命安全

提升教师急救技能

增强教师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01

教师法定责任定位

法规要求

教师应承担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的责任,掌握基本急救技能是履行职责的一部分。

01

职业道德

作为教育工作者,保障儿童安全是首要任务,急救技能是必备的职业素养。

02

社会责任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中的监护人,掌握急救技能有助于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公众安全感。

03

儿童急救优先事项

窒息处理

创伤止血

骨折固定

紧急转运

迅速清理呼吸道,进行人工呼吸或海姆立克急救法。

掌握止血方法,对出血部位进行压迫止血或包扎。

对于疑似骨折部位进行简单固定,避免二次伤害。

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将儿童转移至安全区域或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02

PART

常见事故处置

跌碰伤应急流程

初步检查

确定孩子是否昏迷、是否呼吸困难、是否有严重伤口或骨折。

冰敷止血

如有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压迫止血,并冰敷伤处,减轻肿胀。

清洁伤口

用流动清水清洗伤口,并用消毒纱布包扎,避免感染。

观察情况

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持续15-2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

冲水降温

在烫伤部位涂抹适量的烫伤药膏,缓解疼痛。

涂抹药膏

轻轻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避免衣物粘连皮肤。

脱衣散热

01

03

02

烫伤处理五步法

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包扎烫伤部位,避免细菌感染。

包扎保护

如果烫伤严重,如出现水泡、溃烂等情况,应立即送医治疗。

送医治疗

04

05

异物梗塞急救手法

拍背法

对于较小的孩子,可将其倒立,用手掌拍击背部,帮助异物排出。

寻求帮助

如无法自行处理,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援。

推压法

对于较大的孩子,可从背后环抱其腰部,用力向上推压腹部,帮助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

对于严重窒息的孩子,可迅速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即用手臂环抱孩子腰部,迅速向上挤压腹部,使异物排出。

03

PART

特殊急救技术

儿童心肺复苏要点

检查呼吸

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首先检查儿童是否有呼吸,如无呼吸或喘息样呼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按压部位为胸骨下半部,即两乳头连线正下方,采用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交叉抬起,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力量进行按压。

将儿童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或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无法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对鼻呼吸,每次吹气1秒以上,使胸廓隆起。

对于出血部位,要迅速用干净的纱布、绷带或衣物等进行压迫止血,并抬高受伤部位。

用流动的清水清洗伤口,尽量将污物洗净,减少感染机会。

用无菌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松紧适宜,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对于较重的伤口,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创伤止血包扎规范

止血

清洗伤口

包扎

转运

癫痫发作应对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勿强行限制

防止意外伤害

密切观察病情

将患儿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窒息。

将周围的硬物或尖锐物品移开,以免造成意外伤害,同时保护患儿头部,避免碰撞。

不要强行限制患儿的抽搐,以免造成骨折或关节脱位。

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以便后续诊断和治疗。若发作持续时间过长或频繁发作,应及时送往医院。

04

PART

应急预案制定

现场分工协作机制

确定急救行动中的指挥员、救援人员、通讯人员等角色,并明确各自职责。

明确角色与职责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集结和展开救援。

迅速响应机制

制定协同配合策略,确保救援人员之间能够有效协作,提高救援效率。

协同配合策略

疏散通道预演规划

确定安全出口

在幼儿园内确定明显、无障碍的安全出口,并标识清楚。

01

疏散路线设计

根据幼儿园布局和实际情况,设计多条疏散路线,确保人员能够迅速疏散。

02

疏散演练实施

定期组织疏散演练,提高幼儿的逃生能力和自救自护能力。

03

紧急联络网络构建

确保幼儿园内配备充足的通讯设备,并保持通讯畅通。

通讯设备准备

紧急联络人设置

信息传递流程

建立紧急联络人制度,包括家长、上级部门、急救中心等,并确保人员随时可联系。

制定信息传递流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准确地将信息传递到相关人员手中。

05

PART

急救物品管理

消毒棉球、纱布和绷带:用于止血、包扎伤口等。

医用胶带:固定绷带或纱布。

创可贴:适用于轻微切割伤或擦伤。

碘伏、酒精棉

文档评论(0)

gh151451664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