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亲水景观水生态文明建设导论
[目录][CONTENTS]01湿地景观02生态沟塘景观03人工湿地+生态塘景观
一、湿地景观技术湿地景观形态美、色彩美、音韵美和氛围美等内涵良好的绿色空间和生活环境处理污水规划设计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一、湿地景观技术1.湿地选址垃圾散放污水排放选择垃圾散放或污水排放等废弃地,根据地形和空间条件设置潜流和表流湿地,可兼具环境整治、净化水质、景观美化功能,有条件的也可作休闲游憩场所。
一、湿地景观技术2.湿地基质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地下水位较低地区,采用素土夯实等基本防渗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应在底部和侧面进行防渗处理,底部不得低于最高地下水位。当原有土层渗透系数大于10-8m/s时,应构建防渗层,敷设或者加入一些防渗材料以降低原有土层的渗透性,防渗层可采用黏土层、聚乙烯薄膜及其它建筑工程防水材料。
一、湿地景观技术3.湿地植物选择宜选用耐污能力强、根系发达、去污效果好、具抗病虫害能力、有一定经济价值、容易管理的本土植物;湿地植物应能忍受较大变化范围内的水温、含盐量、温度和pH值;成活率高,种苗易得,繁殖能力强;有一定的美化景观效果;配置时应尽可能考虑植物的多样性,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人工湿地出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时,应谨慎选择“凤眼莲”等外来入侵物种。
一、湿地景观技术4.湿地植物种植人工湿地植物的栽种移植包括根幼苗移植、种子繁殖、收割植物的移植以及盆栽移植等;植物种植的土壤宜为松软黏土-壤土,厚度宜为20cm~40cm,渗透系数宜为0.006cm/d~0.084cm/d;优先选用当地的表层土种植,当地原土不适宜人工湿地植物生长时,再进行置换;应搭建操作架或铺设踏板,严禁直接踩踏人工湿地;应保持基质湿润,基质表面不得有流动水体;植物生长初期,应保持池内一定水深,逐渐增大污水负荷使其适应。
二、生态沟塘景观技术以生态为理念,以水相、季相、时态、水态等方面为景观美学特征,人为建立稳定的动植物、微生物关系的食物链网,使沟塘在污水净化处理的同时实现污水资源化。是人类审美和水域景观联系的纽带,是水域景观的核心。
二、生态沟塘景观技术植物造景追求春花秋叶、夏荫冬枝的效果,水景则应注意季节变换而产生的不同景观效果,设计上要有一定起伏,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借助水面宽窄、水流缓急、空间开合把不同姿态、形韵、线条、色彩的水生植物搭配对比,使其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前有后,与周围环境完美契合,形成整体,展现自然与人工结合之美。
二、生态沟塘景观技术根据水质改善情况及水生植物恢复情况投放滤食性鱼类和观赏性较好的花鲢、锦鲤等;投放底栖动物,如螺蛳、蚌等。结合利用多种水生生物对生态系统进行生物调控。注意水生植物的覆盖度应小于水面积的30%
二、生态沟塘景观技术水杉、水松、木麻黄、蒲葵、落羽松、池杉、大叶柳、垂柳、旱柳、水冬瓜、乌桕、苦楝、枫杨、榔榆、桑、梨属、白蜡属、香樟、棕榈、无患子、蔷薇、紫藤、南迎春、连翘、棣棠、夹竹桃、枫杨、丝棉木等。具有较强的耐水性,且有防风固土作用。可以使整个沟塘生态系统物种更为丰富,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形成的林下空间可以作为居民的游憩场所。耐湿乔灌木进行搭配:
三、人工湿地+生态塘景观技术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充分考虑动植物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及污水净化功能特点,合理配置一个具有高效净水功能的协调稳定的复层混交立体动植物生态群落。形成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谐共生,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
三、人工湿地+生态塘景观技术休闲娱乐功能:将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设计理念,配置亲水平台及步道、石桌石凳、园亭等休息娱乐设施;营造人文、景观与休憩娱乐相协调统一的环境。使污水处理工程成为居民休闲游憩的场地,实现污水净化的景观效应。
感谢聆听THANKYO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课程《水生态文明建设导论》PPT课件:4.3智慧水务.pptx
- 大学课程《水生态文明建设导论》PPT课件:4.4 水资源管理技术.pptx
- 大学课程《水生态文明建设导论》PPT课件:5.1 水景观总体要求.pptx
- 大学课程《水生态文明建设导论》PPT课件:5.3 滨岸带景观.pptx
- 大学课程《水生态文明建设导论》PPT课件:5.4 绿化景观.pptx
- 大学课程《水生态文明建设导论》PPT课件:6.1 水文化的内涵及指标体系.pptx
- 大学课程《水生态文明建设导论》PPT课件:6.2 水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pptx
- 大学课程《水生态文明建设导论》PPT课件:6.3 水文化传播.pptx
- 大学课程《水生态文明建设导论》PPT课件:6.4 水文化传承与水文化弘扬.pptx
- 大学课程《水生态文明建设导论》PPT课件:6.5 江苏省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下).pptx
- 大学课程《水生态文明建设导论》PPT课件:6.5 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中).pptx
- 大学课程《水生态文明建设导论》PPT课件:6.5. 神奇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上).pptx
- 大学课程《水生态文明建设导论》PPT课件:7.1水经济.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