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生违规行为教育惩戒制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学生违规行为教育惩戒制度

一、总则

(一)目的依据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依据《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等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校全体学生在校园内及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出现违规行为时,适用本制度。本校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实施教育惩戒时,也需遵循本制度规定。

(三)教育惩戒原则

教育性原则:教育惩戒以教育学生为根本目的,促使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

合法性原则:教育惩戒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教师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确保惩戒行为的实施符合法律规定。

适当性原则:根据学生违规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选择恰当的惩戒措施,做到过罚相当。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身心发展状况等,实施差异化的教育惩戒。

公正性原则: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因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外貌等因素而有所偏袒或歧视,确保教育惩戒公平公正。

程序性原则:实施教育惩戒需遵循规定的程序,保障学生的知情权、陈述权和申辩权。

二、违规行为界定

(一)轻微违规行为

课堂上不遵守纪律,如随意讲话、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但未造成严重影响。

未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质量较差,经多次提醒仍无明显改进。

违反学校的文明礼仪规范,如在校园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说脏话等。

轻微破坏学校公共财物,如在课桌上乱写乱画等。

(二)较重违规行为

多次违反课堂纪律,经教育后仍不改正,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财物,且价值较高或造成较大影响。

与同学发生冲突、争吵,甚至动手打架,但未造成人身伤害。

抄袭他人作业、考试作弊等学术不端行为。

未经允许擅自离校或旷课,累计次数达到一定标准。

(三)严重违规行为

殴打他人,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情节较为严重。

长期欺凌同学,给他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携带管制刀具、危险物品等进入校园,危及师生安全。

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或情节恶劣。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三、教育惩戒措施

(一)针对轻微违规行为的惩戒措施

口头警告:教师当场对违规学生进行口头批评警告,指出其错误行为,要求立即改正。

责令改正:要求学生停止违规行为,并当场改正。如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讲话,教师可责令其立即停止讲话,认真听讲。

记录违规行为:教师将学生的违规行为记录在班级日志或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中,以便后续跟踪和教育。

增加额外学习任务:根据违规情况,教师可适当增加学生的学习任务,如让学生写检讨书、背诵相关课文或知识点等。

(二)针对较重违规行为的惩戒措施

书面检讨:要求学生撰写书面检讨书,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认识到其危害,并提出改正措施。

家长沟通:教师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学生的违规情况,要求家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可通过电话、微信、家长会或家访等方式进行沟通。

班级内通报批评:在班级内对违规学生进行通报批评,让全体同学引以为戒。通报批评时,应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

限制参加部分校园活动:根据违规情节,限制学生参加一定期限内的校园活动,如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等。

(三)针对严重违规行为的惩戒措施

停课反省:对违规情节严重的学生,给予停课[X]天的处罚,要求学生在家中进行反省,并由家长进行教育。停课期间,学校应安排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

记过处分:对多次违反校规校纪或违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学生,给予记过处分,并将处分决定存入学生个人档案。记过处分期限一般为[X]个月,在处分期间,学生表现良好,经学校评估合格后,可撤销处分。

留校察看:对记过处分后仍不改正或违规行为特别严重的学生,给予留校察看处分。留校察看期限一般为[X]个月,在察看期间,学生如有再次违规行为,将给予更严厉的处分。

劝其退学或开除学籍:对屡教不改、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学生,学校可劝其退学或开除学籍。在做出该决定前,学校应充分听取学生及其家长的陈述和申辩,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四、教育惩戒实施程序

(一)发现与制止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有违规行为,应立即予以制止,并了解违规行为的具体情况。

(二)调查核实

教师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初步调查,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有必要,可询问相关证人,收集证据。对于情节较为严重的违规行为,学校应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进行深入调查。

(三)告知与听取意见

在实施教育惩戒前,教师应将拟采取的惩戒措施告知学生及其家长,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学生及其家长对惩戒措施有异议的,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提出申诉。

(四)实施惩戒

根据调查结果和学生

文档评论(0)

136****08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