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CCSB25
54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54/T0453—2025
葫芦巴栽培技术规程
2025-05-10发布2025-06-10实施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54/T0453—2025
目录
前言 II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与定义 3
4产地环境条件 4
5生产技术 4
6病虫草害及防治 5
7收获与利用 5
附录A(资料性)葫芦巴的特性及品质特征 6
附录B(资料性)葫芦巴播种量 7
附录C(资料性)葫芦巴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8
DB54/T0453—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涛、朱勇、李斌、隋永建、陈晓英、高雪、尼玛平措、石维彬、谢嵘。
DB54/T0453-2025
1
葫芦巴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葫芦巴栽培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利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在海拔4000m以下西藏农区及半农半牧区的葫芦巴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
GB6141
GB15618
GB15671
NY/T496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术语与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葫芦巴
又名雪莎(Trigonellafoenum~graecumL.)是豆科葫芦巴属植物,为一年生草本,株高20cm~80cm,全株有香气。茎直立,多丛生,被疏毛。西藏常用于轮作倒茬以及农区牲畜饲草,具有适应性强,抗寒,生长迅速等特点,喜冷凉干旱气候,在西藏山南、日喀则、昌都等地均有栽培。
3.2
出苗期
50%幼苗出土后为出苗期。
3.3
分枝期
50%植株长出侧枝为分枝期。
3.4
开花期
20%植株开花为开花初期,80%植株开花为开花盛期。
DB54/T0453-2025
2
3.5
结荚期
50%植株有荚果出现为结荚期。
3.6
成熟期
50%植株荚果发黄变硬即为成熟期。
3.7
青干草
指收割后经过自然或人工干燥调制而成的能够长期贮存的牧草。
3.8
籽粒
经脱粒后过自然或人工干燥调制而成的能够长期贮存的牧草。
4产地环境条件
4.1生产基本条件
种植地块宜选择粘土、砂壤土等土壤类型,并具有灌溉条件的耕地。土壤环境条件应符合GB15618二级标准要求。
4.2水质条件
水质条件应符合GB5084的要求。
5生产技术
5.1播前整地
播种前需清理播种田地表杂物、石块等,确保地面平整,并进行翻耕,深翻深度为20cm~35cm。
5.2品种选择
应选择本地品种或适宜农区种植的品种。种子质量应达到GB6141三级标准以上的要求。
5.3选种及种子处理
播前进行选种,去除种子中的土块、石子及疪粒、病粒、破粒。选种的方法有风选、筛选和粒选;虫害易发区应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方法参照GB15671规定。
DB54/T0453-2025
3
5.4播种量
收草田播量75kg/hm,留种田播量60kg/hm。葫芦巴每播量见附录B。
5.5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为3cm~5cm为宜。
5.6播种期
西藏河谷农区播期不晚于5月20日。
5.7播种方法
采用机械条播,条播行距30cm。
5.8田间管理
1.15.8.1施肥
全生育期以施氮肥为主,播前施腐熟有机肥15000kg/hm~30000kg/hm,施种肥为尿素37.5kg/hm。有条件的可施磷酸二铵或氯化钾150kg/hm。有机肥、磷肥、钾肥随整地施入。施肥要符合NY/T496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_HNJK 013-2025 草本抑菌凝胶保健用品技术规范.docx
- T_HNGEA 0008-2025 废弃矿井调查评价技术规范.docx
- T_HNJK 014-2025 草本凝胶保健用品技术规范.docx
- T_HNJK 011-2025 擦抹类保健用品生产技术规范.docx
- T_HNJK 010-2025 膏贴类保健用品生产技术规范.docx
- T_HNJK 015-2025 粉类保健用品生产技术规范.docx
- T_CECA-G 0027-2020 井用潜水永磁同步电动机.docx
- T_SEIA 009-2024 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设施 第3部分:通信协议.docx
- T_DLJP 0007-2022 车削加工工艺守则.docx
- DB44_T 2663-2025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岭南火针疗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