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北师版七下数学-期末综合评价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体育是一个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下列体育图标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7÷a5=a2 B.5a-4a=1
C.3a2·2a3=6a6 D.(a-b)2=a2-b2
3.古语有云:“水滴石穿”,若水珠不断滴在一块石头上,经过40年,石头上会形成一个深约为0.0000048cm的小洞。数0.0000048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4.8×10-5 B.4.8×10-6
C.4.8×10-7 D.48×10-7
4.如图所示,若a∥b,则角α,β,γ之间的关系为()
A.α+β+γ=180° B.α-β-γ=180°
C.α+β-γ=180° D.α-β+γ=180°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位角相等
B.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那么该三角形的周长为12或15
C.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D.事件“打开电视机,正好播放足球比赛”是必然事件
6.“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上古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小杰购买了四张“二十四节气”主题邮票,其中“夏至”有两张,“雨水”和“惊蛰”各一张,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恰好抽到“夏至”的概率是()
A.14 B.13 C.12
7.如图所示,点E在线段AC上,EF交AB于点G,∠C=3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2=80°,∠1=50°,则AB∥CD
B.若AB∥CD,∠2=60°,则∠1=∠C
C.若∠2=2∠C,∠A=∠1,则AB∥CD
D.若AB∥CD,∠1=40°,则∠2=60°
8.小刚从家里出发,以400m/min的速度匀速骑车5min后就地休息了6min,然后以500m/min的速度匀速骑回家里,s表示离家路程,t表示骑行时间,下列图象能表达这一过程的是()
9.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C=70°,△AB′C′与△ABC关于直线AD对称,∠CAD=10°,连接BB′,则∠ABB′的度数是()
A.45° B.40° C.35° D.30°
10.如图所示,AB=AD,∠BAD=140°,AB⊥CB于点B,AD⊥CD于点D,E,F分别是CB,CD上的点,且∠EAF=70°,下列结论中①DF=BE;②△ADF≌△ABE;③FA平分∠DFE;④EF平分∠AEC;⑤BE+DF=EF。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④⑤ B.①②
C.③④⑤ D.①②③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若am=6,an=3,则am+2n的值为。?
12.如图所示,在△ABC中,点D在BC上,AD是△ABC的中线,DE是△ADC的中线,假设可以随意在图中取点,那么这个点取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13.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BOC=128°,OE⊥CD,射线OF平分∠AOD,则∠EOF的度数为。?
14.果子成熟后从树上落到地面,它落下的高度与经过的时间有如下的关系:
时间t/s
0.5
0.6
0.7
0.8
0.9
1
落下的高
度h/m
5×0.25
5×0.36
5×0.49
5×0.64
5×0.81
5×1
如果果子经过2s落到地上,那么此果子开始落下时离地面的高度大约是m。?
15.如图所示,OB平分∠MON,点A为OB的中点,AE⊥ON,垂足为E,EA=3,点F为ON上一点,且点F在OB的垂直平分线上,点D为OM上的一个动点,DA与BF交于点C,则CD的最小值为。?
三、解答题(共90分)
16.(8分)计算:
(1)(-1)2025-(π-2022)0+(-12)-3-|-13|×(-3)
(2)(3x-2y)(y-3x)-(2x-y)(3x+y);
(3)(2x+1)(2x-1)-(2x+1)2;
(4)20222-2024×2020(简便运算)。
17.(8分)如图所示,∠1=∠B,∠BAE=∠BDE,AC与DE相交于点F。
(1)试说明AE∥BC;
(2)若∠DFC=∠C,试说明AC平分∠BAE。
18.(8分)如图所示,已知△ABC,点P为BC上一点。
(1)尺规作图:作直线EF,使得点A与点P关于直线EF对称,直线EF交直线AC于点E,交直线AB于点F(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连接PE,AP,AP交EF于点O,若OF=OE,请在(1)的基础上说明
∠FAO=∠EPO。
19.(9分)如图(1)所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