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西省鹰潭市十校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5届江西省鹰潭市十校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江西省鹰潭市十校2025届高三二模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学元典丛书”中收入的著作,是自古希腊以来,主要是自文艺复兴时期现代科学诞生以来,经过足够长的历史检验的科学经典。为了区别于时下被广泛使用的“经典”一词,我们称之为“科学元典”。它们是科学经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著作,或者是一场深刻的科学革命的丰碑,或者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的构架,或者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科学领域的基石,或者是一座传播科学文明的灯塔。它们既是昔日科学成就的创造性总结,又是未来科学探索的理性依托。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是人类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震撼心灵的著作,它向统治西方思想千余年的地心说发出了挑战。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以确凿的证据进一步论证了哥白尼学说,更直接地动摇了教会所庇护的托勒密学说。哈维的《心血运动论》以对人类躯体和心灵的双重关怀,阐述了血液循环理论,推翻了同样统治西方思想千余年、被“正统宗教”庇护的盖伦学说。科学元典中蕴含的科学思想令后人特别是后世科学家倾倒。为捍卫《天体运行论》中的学说,布鲁诺被教会处以火刑。伽利略因为其《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遭教会的终身监禁,备受折磨。当人们咒骂《物种起源》是“魔鬼的经典”“禽兽的哲学”的时候,赫胥黎甘做“达尔文的斗犬”,挺身捍卫进化论。在科学元典里,有万世不竭的科学精神。

按照科学计量学先驱普赖斯等人的研究,现代科学文献在多数时间里呈指数增长趋势。现代科学界,相当多的科学文献发表之后,并没有任何人引用。就是一时被引用过的科学文献,很多没过多久就被新的文献淹没了。科学注重的是创造出新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是向前看的。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么多文献被淹没,也表明划时代的科学文献数量是很少的。大多数科学元典不被现代科学文献引用,那是因为其中的知识早已成为科学中无须证明的常识了。即使这样,科学经典也会因为其中科学思想的恒久意义,而像人文领城里的经典一样,具有永恒的阅读价值。于是,科学经典被一编再编、一印再印。

科学领域里的经典,与人文领域里的经典一样,是经得起反复咀嚼的。两个领域里的经典一起就可以勾勒出人类智识的发展轨迹。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出版的很多经典丛书中,就包含了这两个领域的重要著作,如影响广泛的“西方世界伟大著作丛书”。这套书耗资200万美元,于1952年完成。丛书根据独创性、文献价值、历史地位和现存意义等标准,选出443部作品,其中包括不少科学经典。迄1965年,丛书已重印30次左右,此后还多次重印。相比之下,国人眼中的经典,往往多指人文而少有科学。近几百年来移译的西学典籍中,成系统者甚多,但大多系人文领域。汉译科学著作,多为应景之需,所见典籍寥若晨星。这与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实不相称。

当代研究人的创造性的诸多前沿领域,如认知心理学、科学哲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等,都涉及对科学大师的研究方法的研究。近20多年兴起的机器发现,首先就是对科学史学家提供的材料编制程序,在机器中重新作出历史上的伟大发现。借助于人工智能手段,人们已经在机器上重新发现了波义耳定律、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提出了燃素理论。科学元典以其方法学上的创造性而彪炳史册,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研究。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基础教育课本和不少科普读物中讲的许多科学史故事有很多误讹相传的东西。比如,讲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落体实验,宣称牛顿提出了牛顿定律的诸数学表达式,等等。为避免这样的误讹,我们不妨读一读科学元典,看看历史上的伟人当时到底是如何思考的。

我们不得不问:一个民族只重视人文经典而忽视科学经典,何以自立于当代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任定成《“科学元典丛书”弁言》)

材料二:

为了让更多非专业的普通读者能够接受这些经典之作,我们对“丛书”的表现形式做了重要调整,大大增加了其中的“附加值”。如,我们在每部作品前增加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撰写的导读,对作者生平、家庭环境、求学经历、科学发现、社会背景以及科学与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和生动的介绍;一些书后还增加了作者的传记、著名的演讲稿、重要信件等资料;此外,所有书中都配有大量珍贵历史图片,以反映作者经历、时代环境以及探究过程和研究方法等。这些宝贵而丰富的资料,大大提升了“科学元典”的可读性。所有这些工作的目的,就是试图还原历史,把读者带回到当时科学家所处的历史情境中,“近距离”接触这些离我们远去的历史人物,感受他们创造的快乐与烦恼,让“经典”与“科普”同行,让大师更加平易近人。

当前,我国的科学教育特别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而忽视科学探索过程的呈现。事实上,科学史上许多伟大的发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