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判断天体
(1)物质(2)在一定轨道上独立运转(3)位于太空
2.天体系统:
3.太阳系八大行星
(1)顺序
距太阳由近到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主要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2)分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3)运动特征
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自西向东)
公转轨道平面具有共面性(轨道面倾角小)
公转轨道形状具有共圆性(偏心率小)
4.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当,大气圈的调节);
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吸引保存大气层;大气具有漫长的演化历程)
液态水的存在(温度适宜;地球内部水汽喷出地表受冷凝结)
(2)外部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对生存环境的影响
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2)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太阳辐射为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电站、煤炭、石油等。
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2)昼长;(3)地形:坡向(阴坡阳坡,迎风坡背风坡);
(4)大气透明度:海拔、天气、大气污染
3.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的变化
(1)活动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珥;日冕:日冕物质抛射。
(2)影响:
扰动地球磁场、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等。
三、地球的历史
1.沉积岩地层和化石
2.地球的演化: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震波
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3.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1)大气圈
组成:气体和悬浮物质,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作用:调节温度,提供氧气,天气现象等。
(2)水圈
组成: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
作用:促进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3)生物圈
组成: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作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的组成,改造地表形态等
4.圈层联系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成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2.大气的垂直分层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1.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
2.热力环流:
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方向出现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
(1)热力环流示意图
(2)热力环流应用
①热岛环流
②海陆风
③山谷风
3.风
(1)影响风的几种力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影响风速风向;
②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只影响风向;
③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影响风向和风速(高空忽略摩擦力)
(2)实际风向
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向右稍偏,一般不超过45度,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斜交;
②北半球高空:风向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向右偏90度,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③南半球近地面,风向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向左稍偏,一般不超过45度,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斜交;
④南半球高空:风向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向左偏90度,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一、水循环
1.水循环类型与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更新水体,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2)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3)影响气候和生态。
二、海水的性质
三、海水的运动
第四章地貌
一、常见的地貌类型
1.喀斯特地貌
(1)分布:可溶性岩石分布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2)类型
①侵蚀地貌:地表的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地下的溶洞等。
②堆积地貌:溶洞里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向上发育的石笋,上下连接的石柱等。
2.河流地貌
(1)分布:河流流经区。
(2)类型
①侵蚀地貌:
山区,河流流速快,向下侵蚀形成“V”形河谷;
平原地区,河流流速慢,向两侧侵蚀形成槽形河谷。
地势平缓地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道弯曲,形成河曲,河曲颈部被冲断,形成牛轭湖。
②堆积地貌:
平原地区,河流流速慢,两岸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沉积物颗粒上游较粗,下游较细);
出山口地区,河流流速突然变慢,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
河口地区,河流流速突然变慢,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
3.风沙地貌
(1)分布:干旱半干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六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建筑及装饰工程2020年乌鲁木齐地区单位估价表.pdf VIP
- 廉洁从业课件.ppt VIP
- “演变过程类”选择题答题技巧(原卷版)-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热点题型专项训练(新高考通用).pdf VIP
- 建筑构造与算量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 汽车产业群卡车及专用车整车开发控制程序.pdf VIP
- 新疆自然资源厅所属事业单位笔试题库2024新版.docx VIP
- 中药炮制学——炒.ppt VIP
-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课件 项目5 小车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设计与安装.pptx VIP
- 艾滋病防治技能竞赛考试题库大全-1单选题汇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