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纵隔淋巴结肿大相关疾病解析演讲人:日期:
目录CONTENTS01概述与解剖基础02病因分类与常见疾病03影像诊断方法04病理学鉴别要点05临床治疗方案06预后与长期管理
01概述与解剖基础
纵隔淋巴结分布特点淋巴结数量与大小纵隔淋巴结数量较多,大小不一,正常情况下不易触及。03纵隔淋巴结通常分为上、中、下三组,各组之间互相交通,形成淋巴结网络。02淋巴结分组纵隔淋巴结位置纵隔淋巴结位于胸骨后方、心脏前方、食管两侧及胸骨上窝等处,沿血管、神经及淋巴管分布。01
生理功能与正常参数纵隔淋巴结具有过滤、增殖和免疫功能,可以清除体内的细菌、病毒和癌细胞,维护身体健康。生理功能正常参数淋巴结变化纵隔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数量因个体差异而异,通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进行评估。在某些生理情况下(如感染、炎症)或病理情况下(如肿瘤、结核),纵隔淋巴结可能会发生变化,如肿大、钙化等。
肿大的临床判定标准影像学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是判断纵隔淋巴结肿大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密度等特征,辅助诊断病因。病理学检查临床表现通过穿刺活检或纵隔镜等手段获取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纵隔淋巴结肿大的金标准。纵隔淋巴结肿大可能伴有相关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这些症状与肿大淋巴结的位置、大小及病因有关。123
02病因分类与常见疾病
感染性疾病(结核/真菌/病毒)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纵隔淋巴结结核,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01真菌病如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等,可侵犯纵隔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02病毒性疾病如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等,也可引起纵隔淋巴结肿大,通常伴有全身性症状。03
肿瘤性疾病(淋巴瘤/转移癌)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纵隔淋巴结肿大是其常见表现之一。淋巴瘤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纵隔淋巴结,如肺癌、食管癌等,可导致纵隔淋巴结肿大。转移癌
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累及的肉芽肿性疾病,纵隔淋巴结肿大为其常见症状。结节病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纵隔淋巴结肿大也是其表现之一。红斑狼疮0102免疫性疾病(结节病/红斑狼疮)
03影像诊断方法
CT与PET-CT表现特征纵隔淋巴结肿大在CT上通常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高密度影,可通过测量其大小、形态和密度进行良恶性鉴别。恶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缘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的肿块,而良性病变则多呈均匀密度。CT表现PET-CT能够反映纵隔淋巴结的代谢情况,恶性肿瘤通常表现为高代谢,而良性病变代谢较低。同时,PET-CT还可以发现其他部位的转移病灶,有助于确定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PET-CT表现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可用于明确纵隔淋巴结的性质。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插入淋巴结内,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从而确定病变的性质。超声引导下的治疗除了诊断外,超声引导还可以用于纵隔淋巴结的治疗。例如,对于某些类型的淋巴瘤,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注药治疗,以达到缩小肿瘤、缓解症状的目的。超声引导穿刺技术
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纵隔淋巴结的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在T1WI上,纵隔淋巴结通常呈中等信号,而在T2WI上则呈高信号。通过增强扫描,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MRI表现MRI可用于鉴别纵隔淋巴结肿大与纵隔肿瘤、血管病变等其他疾病。通过对比病变的MRI表现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可以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为治疗提供有力支持。鉴别诊断MRI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04病理学鉴别要点
良恶性细胞学差异细胞大小细胞质细胞核细胞间质良性细胞大小相对一致,恶性细胞常出现大小不一的异型细胞。良性细胞核形态规则,染色质细腻,核分裂象少;恶性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染色质粗糙,核分裂象多。良性细胞质丰富,染色均匀;恶性细胞质少,常呈嗜碱性,染色不均。良性细胞间质正常,有纤维结缔组织等;恶性细胞间质常呈纤维组织增生或坏死。
肉芽肿性病变标志物常出现干酪样坏死,抗酸染色阳性。结核性肉芽肿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无干酪样坏死,抗酸染色阴性。结节病肉芽肿中央为凝固性坏死,周围有上皮样细胞和朗汉斯巨细胞,外周有淋巴细胞浸润。梅毒肉芽肿
淋巴瘤分型检测流程免疫组化检测利用特异性抗体对淋巴瘤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确定淋巴瘤的免疫表型。01分子生物学检测通过PCR、FISH等技术检测淋巴瘤相关基因重排、突变或拷贝数异常,辅助淋巴瘤的分型诊断。02细胞遗传学检测分析淋巴瘤细胞的染色体异常,如易位、缺失、扩增等,有助于淋巴瘤的分型和治疗方案制定。03
05临床治疗方案
抗感染治疗原则确定病原体选用敏感抗生素联合用药用药剂量和疗程通过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等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道路软土地基强力搅拌就地固化技术规程.pdf VIP
- 数字智慧某著名企业FCM财务成熟度评估模型(149页PPT).pptx VIP
- 一种内置控制器的大行程电动夹爪.pdf VIP
- 中国IBD蓝皮书 -中国炎症性肠病医患认知 暨生存质量报告 溃疡性结肠炎部分.docx
-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考试卷.doc VIP
- (四级)无人机驾驶员(航拍)理论考试题库完整.docx VIP
-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 VIP
- 量子信息学导论 课件 第7章 量子模拟(1).pptx VIP
- PCB化学镀镍无钯活化瞬时工艺研究:铜镍逆置换的应用探讨.docx VIP
- 医院课题经费预算调整申请表模板使用说明.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