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卷)2025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广东省卷)2025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广东省卷)

生物学

(本试卷共3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位号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号填涂区”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上,H1人形机器人在舞蹈《秧BOT》中亮相,惊艳全场。下列任务中,机器人不可能完成的是

A.唱歌 B.跳舞 C.补充能量 D.繁殖下一代

2.“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铜仁有多处美丽的景/让人流连忘返。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中南门古城的鸽子群 B.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C.百花渡万紫千红的花 D.锦江河里清澈的水

3.如图为小刚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他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中的细胞属于保护组织

B.乙不能表征甲中的细胞

C.滴碘液使①更易观察,③④在甲中未观察到

D.②为气泡,滴清水太少或盖盖玻片不当导致

4.甲、乙分别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a都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B.②和c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植物细胞都有e

C.②和c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D.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场所是③和d

5.科学家将雌性褐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黑鼠的子宫中,以下推测和说法错误的是

A.该细胞核中的每条染色体中都有一个DNA

B.黑鼠生下的该小鼠是雌性、黑色的

C.该过程属于无性生殖,用到了克隆技术

D.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6.西梅是酒泉地区比较常见的水果,其味道酸甜多汁,为人们带来了美好的味蕾享受。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梅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

B.西梅果肉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C.西梅种子是由珠被发育而来

D.西梅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7.“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这是宋代诗人欧阳修在《戏答元珍》中的诗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芽中有分生组织

B.植物生长只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植物的芽能发育成枝条或花

D.枝条的茎是由芽轴发育成的

8.如图是某植物在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活动强度变化曲线,根据如图所示分析合理的是

A.ad之间表示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

B.d点时刻是一天中该植物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

C.曲线Ⅱ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变化曲线

D.一天中光照越强,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9.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激素的是③

B.胎儿产出的通道是④

C.受精卵形成后植入①的内膜

D.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①

10.下列关于下图所示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在④中被分解成氨基酸

B.参与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来自②⑤⑥

C.营养物质的吸收只发生在⑥

D.食物经过的路径:①→④→⑤→⑥→③

11.如图为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下列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只有一组对照实验

B.①号和②号试管对照,可以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放在37℃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D.滴加碘液后,③号试管变蓝,①号和②号试管不变蓝

12.如图表示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部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④为氨基酸,则①可能是胰腺

B.若②内含唾液淀粉酶,则④为麦芽糖

C.若④为毛细血管,则③表示吸收过程

D.若①为肠腺,则②能消化脂肪

13.如图为李明设计的测定核桃仁能量的实验装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应插到锥形瓶底部

B.加罩易拉罐能减少热量损失

C.实验前需要称量核桃的质量

D.要记录燃烧前和燃烧后两个水温

1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下列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

①小肠长5~6米②小肠内有胰液、肠液等消化液③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扩大了内表面积④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如图为肺泡的局部显微照片,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学科试题试卷学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小学各科试题、试卷、学案、教案、教学设计全收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