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哲学概论
第一讲:中国哲学概说
一、人类是有理性思维能力的
1、汉语表述人的“思维”的概念
(1)“思维”——思惟,思考,《汉书·张安世传》:‚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维得失。‛
(2)“思想”——思考,思虑,《素问·上古天真论》:‚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
(3)“思虑”——思想,《荀子·哀公》:‚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明通而辞不争。‛
2、汉语表述“理性”的概念
(1)事物法则之“理”——
《周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庄子·天下》:‚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荀子·解
蔽》:‚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
道。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
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
(2)世界万物的本原之“理”——
《二程遗书·伊川语录》:‚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一言以蔽之,
不过曰,万理归于一理也。‛《朱子文集·答黄道夫》:‚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
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
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3)人际社会生活之“理性”——
《墨子·所染》以“丝织染色”比附国家政治善恶:‚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
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所染
当,故王天下;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
当
(4)日常生活中的“道理”
——由玉石的纹理引申抽象:玉石的纹路、治玉的理路、本原之理、法则之理;推诸社会生
活领域:原则之理、规则之理、准则之理;人生与文本中:文本义理、道义之理、是非之理
二、哲学是论涉人类思维智慧的学科
1、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智慧之学。
(1)中国观念文化尚学崇哲的思维智慧传统发轫已久。《尚书》以“知、智”为“明哲”内涵而
提出哲学的初步概念。
(2)《虞书·尧典》以“聪明文思”为主体知智明哲的哲学思维表现:‚昔在帝尧,聪明文思,
光宅天下。‛帝尧之为圣王,其精神境界和德性品慧就是“圣哲”的聪明文思。
(3)《皋陶谟》是大臣皋陶向帝禹献猷的文篇,皋陶以为政治活动过程的思维智慧在于“知
人”与“安民”:‚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知人”反映人君体识民众的政
治智慧,“安民”体现君主治理国家的为政之道,知人与安民并行是人君政治的明智之举。
(4)《说命上》以洞明事理为哲思的明智之意:‚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汉代学者孔安
国传释说:‚知事则为明智‛。明识事理是哲学的本体义务。人君洞明事理,是社会生活有序
与百官奉职而治的有则可循的理论依据。
(5)《尔雅·释言》以“智”为“哲”的概念内涵:“哲,智也。”后来的《说文·口部》,以动词和
名词兼有之意的“知”为“哲”的概念涵义:“哲,知也。”可见《尚书》对后世哲学之“哲”的“知
智明哲”意义赋予,为中文“哲学”概念的命称奠定了语义基础。
两汉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
2、哲学之“学”的概念
学习之意——《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学业之意——《晋书·张华传》:‚华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
学理之意——学科上的原理或法则
学术之意——专门而系统化的学问,《旧唐书·杜暹传》:‚素无学术,每当朝谈议,涉于浅近。‛
学力之意——学问的工夫造诣,范成大《送刘唐卿户曹擢第西归》诗:‚学力根深方蒂固。‛
三、哲学之为‚学科‛的名称演进
1、中国哲学的历史名称
(1)春秋战国时期——“道术之学”,即论究“道”及其方法的学问,《庄子·天下》:‚天下之治
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
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2)宋明以降——“义理之学”,即论究言论文章及其内容道理的学问;普遍皆宜的学说道
理;讲求经义与探究名理的学问,《礼记·礼器》:‚义理,礼之文也。‚
(3)19世纪末期,日本学者西周将日语中汉字“哲”与“学”合成“哲学”,中国学者黄宗宪将
之引介到中国学术界,人们普遍接受,“哲学”从此用此名。
2、哲学是使人走向聪明的学问
哲学导向人们理性地看待价值意义:价值是人们主观需求与客观有用属性的交叉同一
哲学示人以聪明的价值观念方向:聪明——参前视远与知事穷理,即聪者,參前视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5301_T 90-2023 工程建设项目联合测绘 技术规范.pdf VIP
- 2023年湖南岳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入学考试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pptx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情景分析题)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pdf VIP
- 中建一局首都体育学院项目临电方案(终)(28P)2.pdf VIP
- 无领导小组讨论几个派别、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十大精准切点、无领导小组讨论答题技巧、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加分项.docx VIP
- 《无人机基础》课件.pptx VIP
- 工程增项申请表格.docx VIP
- 2021利达JB-QG-LD988EL JB-QT-LD988EL 火灾报警控制器 消防联动控制器调试手册.docx VIP
- 实验动物学发展的趋势.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