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docx

2025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ARABIC70

机密★启用前

宁德市2025年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

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5年3月12日,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下列正确反映此次学习教育发挥作用过程的是

①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纪律作风

②对党员干部思想理论进行再教育

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2.下列对时事的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

时事

解读

A.

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得益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B.

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说明全民节约粮食的意识提升。

C.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申遗成功。

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D.

2025年2月,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传递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号。

表明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3.2024年9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全面建立“教联体”

①能确保教育事业高速度发展 ②要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目标

③有助于推进育人方式的改革 ④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PAGE\*ARABIC71

4.从图1信息可以推断该项目是

A.中柬铁路

B.中越铁路

C.中吉乌铁路

D.中老泰铁路

5.小闽准备参加“了解国防知识,筑牢国防意识”的主题演讲活动。下列时事适合用于本次演讲的是

①截至2024年底,我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

②2025年4月4日起,我国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③2025年2月,我国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④2024年12月27日,我国自主研制建造的大型战舰——四川舰成功下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学贵有疑。下列对同学们存在的疑惑,回应恰当的是

序号

疑惑

回应

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不足吗?

需要,我们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那还需要“见贤思齐”吗?

不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我不断努力,可就是达不到预期效果。我该怎么办?

不要灰心,努力需要坚持,也需要方法。

情绪是会相互感染的,我该当朋友负面情绪的“垃圾桶”吗?

不该,情绪只能靠自己调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张许熠,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视频剪辑,在互联网平台分享其创作的100多条科普短视频,成为网络“小达人”。这启示青少年要

A.提高媒介素养,传播网络正能量 B.完善法律体系,规范网络行为

C.超越时空界限,广泛结交新网友 D.学会独立思考,追求标新立异

8.某校布置了一份“特别”的假期作业:参加一次社区公益活动、完成一次社会调查、在家学做儿道家常菜……这份作业旨在引导学生

A.树立远大志向,努力为之奋斗 B.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规则

C.体验不同职业,做好职业准备 D.提升实践能力,做更好的自己

PAGE\*ARABIC72

9.放学后,初中生小川和小奇在书店(见图2)买书,小奇突然晕倒,浑身抽搐失去意识。在不知小奇病因的情况下,此时小川最恰当的做法是

A.大力摇晃小奇,尝试叫醒他

B.立刻背起小奇,跑往医院急救

C.守护小奇,请店员帮忙拨打120

D.跑回学校找老师,让老师来处理

10.某小区四楼的业主张某发现楼下邻居丁某拆除了屋内的承重墙,便向业主委员会反映。业主委员会发现楼体下沉,紧急疏散200多户居民,并向公安机关举报。公安机关依法对丁某进行立案调查,并会同相关部门对被拆改的墙体进行安全支护。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丁某的行为危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②业主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③张某应与邻为善,不该反映情况 ④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为民解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乘客吴某为等待迟到的同行人上车,强行用身体阻挡高铁列车车门关闭,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被铁路公安机关依法拘留。吴某的行为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严重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

12.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至黄州的第三年,他和朋友春日出游,忽遇大雨,“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豪迈地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的这一处事态度

文档评论(0)

藏珠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