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1955年,国务院第七次扩大会议决定停止使用藏币,撤销藏币制造厂,设立收兑机构。西藏人民银行迅速调拨一批人民币,开始有组织地收兑藏币,到1960年底,人民币在西藏市面上正式流通。藏币收兑(???)
A.增强了西藏与内地政治经济联系 B.摧毁了延续千年的封建农奴制度
C.结束了西藏地区通货膨胀的局面 D.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
2.如图是1851—1910年世界黄金白银比价统计图(金银比价指一两黄金能兑换白银的数量)。造成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金本位制逐渐普及 B.国际贸易萎缩减少货币需求
C.美洲白银产量枯竭 D.近代金融发展冲击传统货币
3.明朝中后期,“作为纸钞、铜钱强劲对立物的白银最终伴随着纸钞的贬值、铜钱在郑和下西洋中的透支和国内市场的缺位,逐渐占据着合法主币的地位……放开银禁之后,陕西首开一系列以折征白银为主线的赋役改革大幕”。这说明了(???)
A.郑和下西洋直接导致白银货币化进程加速
B.政府货币政策调整以应对国际贸易的冲击
C.货币流通困境促使地方开启赋役制度革新
D.陕西率先完成了传统货币体系的近代转型
4.据庞尚鹏(1524~1580年)所著《庞氏家训》记载:“柴用耕田稻草,如不足,即于收获时并工割取,用船载回,堆积隔溪树下,如空开去处,务足一岁之用而后已。若用银买柴,必立见困乏,岂能常给乎?”这可用于佐证当时(???)
A.农本商末观念遭到了冲击 B.社会出现钱贵物贱现象
C.生态约束下出现能源焦虑 D.白银已经成为流通货币
5.明代京官俸禄按法定标准是发放粮米,但在执行过程中会将粮米按一定的比价替换为其他物品,称为折色。如表为明代折色类型统计。该表可用于说明明代(???)
时期
主要类型
明初
宝钞、绢、布
迁都(1421年)以后至15世纪末
宝钞、白银、胡椒、苏木
明中后期
宝钞、白银、绢、布
A.中国对外贸易持续繁荣 B.宝钞在流通领域占据主导
C.官员俸禄长期保持高位 D.财政收入类型的动态变化
6.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许多国家宣布实施浮动汇率制。韩国和委内瑞拉将其货币汇率钉住了美元;瑞典克朗钉住了“一篮子”15个国家的货币,其中每个国家都是其重要的贸易伙伴;还有一些国家将其汇率钉住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这反映出(???)
A.国际合作区域化的潮流 B.美元霸主地位面临终结
C.国际货币多元化的趋势 D.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加强
7.学界对先秦时期的“贝”是否具有货币职能存在争议。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先秦时期的‘贝’具备货币属性”的是(???)
A.妇好墓棺椁核心区出土了6880枚海贝
B.殷墟遗址中贝币与玉作为礼器被置于祭坛上
C.商代墓葬的贝币多穿孔成串,十贝为朋
D.西周铭文有“贝五十朋,公命亢买玉”的记载
8.下图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某套人民币,因保存不当而有破损。据此判断,该套人民币最有可能发行于(???)
A.1948—1955年 B.1955—1964年 C.1962—1974年 D.1987—2018年
9.唐代《赋役令》中规定:“诸应役丁者,每年豫(预)料来年所役色目多少,二月上旬申本司(三司)校量,四月上旬录送度支,覆(复)审支配总奏。”北宋徽宗政和年间,提及“天下户口类多不实,虽尝立法比较钩考,岁终会其数,按籍隐括脱漏,定赏罚之格。”这些做法意在(???)
A.严惩官吏贪腐 B.增加税收渠道 C.保障赋役征发 D.削弱地方权力
10.1712年,康熙帝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时人指出,地方胥吏、里长图头,“复于丁银之外,今生加一二分,年复一年递增不觉。户无毫厘田产,每丁竟有完至二三钱、四五钱者”。这一现象(???)
A.促使税收政策进一步改革 B.体现了赋役合并的趋势
C.阻止了人丁的脱籍与逃亡 D.根源于土地兼并的加剧
11.顺治二年(1645年),清廷颁布谕令“免山东章邱、济阳二县京班匠价,并令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康熙二十年(1681年),把匠班银“编人正赋”。雍正朝大规模推行摊丁人地后,匠班银摊人地丁征收。这些举措(???)
A.缘于官营手工业市场竞争力下降 B.杜绝了隐匿人口现象发生
C.促使政府放松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有利于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12.1651年,清朝各省财政奏销制度规定,驿站各年财政开支需“该管驿传道于岁终汇造清册,呈报该抚核明具题,由部察核销”。1657年,各省《赋役全书》将各省起运存留和驿站额支数目固定下来,掌握各省额设和每年的驿站财政开支。这些规定有利于(???)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保障摊丁入亩政策的推行
C.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D.减轻各省驿站的差役负担
13.清初,赋税收入分为起运、存留两部分,至康熙朝,对存留比例逐步缩减。史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期末检测模拟(十二)(含答案)二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六三制.docx
- 期末综合练习二(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docx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期末复习专题特训专题二 二次根式期末复习提升卷(含解析).docx
- 山东省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 天津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有答案).docx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小升初小学毕业模拟冲刺卷 基础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选择题(含答案).docx
- 中考九年级化学 微观粒子与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专题复习学案(含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