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12年第4
2012年第41卷第7期第97页
2012,41(7):97~100OILFIELD
2012,41(7):97~100
文章编号:1001-3482(2012)07-0097-04
油气回收技术应用分析
张彦新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北京100101)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油气回收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并结合理论和实践分析了各种油气回收路线所适合的场所。多种组合的工艺路线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组合双方的缺点,使其优势互补。冷凝十膜十吸附的方法是目前技术中节能、高效、价格相对低廉、排放指标远优于国标要求的油气回收方法之一。
关键词:油气回收技术;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冷凝法;组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TE9文献标识码:B
油气回收技术发展至今,其应用技术已经成熟。本文就国内外油气回收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践中的应用成果总结出各种油气回收路线所适合的场所,可为同行技术人员提供借鉴。
1油气回收常用技术
1.1吸收法
或称洗涤法,是将收集的油气送进吸收塔内,利
点5点6
点7
点8
点9十点10十点15十点16
点17
点18十点19
点20
40
35
30
50
15
i0
J
01020)30405060708090
时间/min
用吸收剂(柴油、贫汽油、其他吸收剂)对油气进行喷淋(洗涤),使油气与吸收剂液体接触并被吸收;然后再采取第2次工艺,即蒸馏或抽真空的方法,将吸收剂中的汽油组分分离出来。吸收法在油气浓度很大(例如汽油装车时的浓度可达1000g/m3)时能回收大部分的油气,吸收塔的效率较高,同时需要将富溶剂解吸,解吸的油气仍需采用本体吸收(如汽油喷淋)或其他技术手段将其液化或者回收到油品本体[1]。
在低温环境下启动困难,且需要长时间空载跑温才能加载运行,会造成大量的柴油浪费和环境污染。现场应用证明:预加热装置运行平稳、加热速度快,环境温度在-10℃左右时,1h内冷却液加热升温到25℃以上,能够有效解决钻井油耗高的问题;同时可有效降低排放、抑制积碳生成、延长柴油机使用寿命等。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推广前景。
图63号柴油机2个加热器温度变化曲线
由图4~5可以看出:1号柴油机安装1台加热器90min使水温上升约17℃;3号柴油机安装2台加热器90min使水温上升约40℃,证明加热器工作正常,发动机机体升温明显,达到了要求。
6结语
燃油成本约占钻井井队运营成本的25%,由于
参考文献:
[1]高志和,白承斌张燕,等.12V190型柴油机节油装置应用研究[J].石油矿场机械,2011,40(6):77-79.
[2]李斌,孙培廷.利用船舶柴油机余热加热压载水的新方法[C]//中国航海学会2001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1.
[3]吴桂涛,黄连忠,孙培廷.船舶主机缸套冷却三通调节阀的水力计算方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1):31-34.
收稿日期:2012-03-28
作者简介:张彦新(1967-),女,河北保定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品储运专业设计工作。
·98·石油矿场机械2012年7月
其特点主要有:
1)采用吸收法需要选用合适的吸收剂,要求其残余浓度达到排放标准,否则需采用组合工艺以达到标准要求。
2)气体流量大、气体浓度较低时吸收塔效率低。
3)排放地点无回收本体时吸收剂的选用是关键。
4)吸收塔要达到一定的浓度控制要求,必须设计足够的传质单元数,从而使装置体积较大。
吸收剂要求与油气无限互溶且蒸汽压低,解吸
性能好。国内外的吸收剂在这2方面的研究是同步的,江苏工业学院黄维秋博士研制出的AbsFOV-97吸收剂,其性能达到国际水平,在油气回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
1.2吸附法
吸附法实际上是吸附+汽油喷淋的组合工艺[3]。该工艺中先将收集的油气送进吸附罐内,以活性炭或分子筛沸石或硅胶等有丰富孔容的吸附剂,将油气先储存起来,放空排放,待油气吸附量达到一定程度,再脱附取出油气成分。脱附的浓缩油气进入汽油喷淋塔进行回收。工艺流程如图1。
放空个
放空个放空
皋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我的文档主要集中的行业是石油化工和安全生产,从事石油化工行业并且取得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资格。精通炼油工艺方面的工艺、安全、设备。希望通过平台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