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1).pptx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1).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渗透作用

发生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相对含量低

相对含量高

溶液浓度

水的含量

高浓度溶液

低浓度溶液

渗透作用结果

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进行双向扩散,直到水分子进出速率达到动态平衡

上节回顾

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

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细胞质浓度

①细胞吸水膨胀

②细胞失水皱缩

③细胞形态不变

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细胞的变化如下:

=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水进出植物细胞的原理

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内的细胞液。

当它和外界溶液有浓度差时,细胞发生吸水或失水。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现象

试剂

中央液泡变化

原生质层位置

细胞大小

现象名称

原因

0.3g/mL蔗糖溶液

清水

缩小,颜色变深

质壁分离

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逐渐脱离细胞壁

变大,颜色变浅

逐渐贴近细胞壁

质壁分离复原

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运输类型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能量

是否需要转运蛋白

影响因素

实例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主要取决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①浓度差②转运蛋白数量

水、

CO2、O2、

甘油、乙醇、苯等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载体蛋白);水分子进出细胞(通道蛋白)

A

B

C

请利用左图字母回答下列问题:

Q1:氧气或甘油等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Q2:水分子进入细胞的主要方式?

Q3: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

A

C

B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的浓度比血液中高20-30倍。

1.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通过被动运输吗?

2.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3.这在各种物质的跨膜运输中是特例还是有一定的普遍性呢?

不是

需要

普遍性

逆浓度梯度

一、主动运输

人的红细胞和血浆的钠钾浓度(mmol/L)

养料

小肠液

小肠上皮细胞内

葡萄糖

0.3

1.6

氨基酸

2.2

5.8

离子

红细

胞内

红细胞外

(血浆)

Na+

26

114

K+

150

5

小肠上皮细胞与小肠液的葡萄糖和氨基酸

小肠上皮细胞从小肠液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是逆浓度梯度运输。

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K+,排出Na+是逆浓度梯度运输。

为什么这些物质能逆浓度梯度运输?

阅读课本p69~70,思考以下问题:

什么是主动运输?

分子或离子的运输方向

分子或离子的运输动力

什么是载体蛋白的特异性?

主动运输对于细胞生活有何意义?

主动运输

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

离子或分子与载体蛋白结合后,在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推动下,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就将它所结合的离子或分子从细胞膜一侧转运到另一侧释放出来,载体蛋白随后又恢复原状。

主动运输

特异性

一种载体蛋白通常只适合与一种或一类离子或分子结合。

主动运输

1.特点:

①逆浓度梯度运输

②需载体蛋白协助

③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2.物质:

4.影响主动运输速率的因素:

①离子

②其他小分子(如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载体数量

我是

马赛克

我是

马赛克

我是

马赛克

能量(氧气含量,进而影响能量)

3.动力:

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和膜的流动性)

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能量

运输速率

P1

载体蛋白数量

载体蛋白数量

运输速率

P2

能量

O2

运输速率

P3

载体蛋白数量

无氧呼吸供能

意义: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它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

主动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主动运输对于细胞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葡萄糖

协助扩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5****19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19508761949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