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11.020
DB22
CCSC05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569—2023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ultrasonicguidedbrachialplexusblock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356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枫、韩方雷、辛精卫、李学锋、陈鹏。
I
DB22/T3569—2023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技术操作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技术操作的禁忌症、准备工作、操作方法和并发症及注意事
本文件适用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技术操作。
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中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臂丛神经阻滞brachialplexusblock
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臂丛神经干周围,暂时阻断该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其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称为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Ultrasound-GuidedNerveBlock
临床医师通过超声显像观察外周神经及其周围结构,并在超声实时、动态引导下穿刺到目标神经周
围,精准地实施神经阻滞,避免对周围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阻滞效率。
4禁忌症
5.1.1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区域阻滞/镇痛的相关临床知识,准确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应根据患者病
情和手术种类充分评估区域阻滞/镇痛的风险和收益,选择最适宜的区域阻滞入路和阻滞用药。
5.1.2操作者应熟练掌握超声基础知识。
1
DB22/T3569—2023
5.1.3操作者应熟练掌握超声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5.1.4操作者应具备实施超声引导区域阻滞/镇痛的基本操作技能。
5.1.5操作者应熟知超声引导区域阻滞/镇痛的相关并发症,并具备处理这些并发症的基本知识和应急
能力。
5.2环境准备
5.2.1应具备实施区域阻滞/镇痛所需的无菌、监护、吸氧条件
5.2.2应配备基本抢救设备和抢救药品。
5.3物品
应配备以下物品:
a)超声仪;
b)无菌探头保护套;
c)无菌耦合剂;
d)神经刺激仪;
e)穿刺针;
f)注射器;
g)无菌手套;
h)抢救设备。
5.4药品
6操作方法
病人取仰卧,头转向对侧,肩下垂,患肢贴向躯体。术者面向病人。嘱咐病人不能任意转动头部。
术者持消毒棉球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环形扩展消毒2次,直径至少15cm,第2次不能超过第
1次消毒范围。
2
DB22/T3569—2023
6.6
神经阻滞
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调节超声探头频率至10Hz,碘伏彻底消毒穿刺部位,无菌封套包裹探头,
探头和穿刺部位接近,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调节探头,对扫面深度控制,促使臂丛神经清晰反映至图像
中,必要时可给予耦合剂涂在探头表面,将探头和皮肤之间空气排净,超声下对穿刺针到达臂丛神经位
置进行控制,并给予麻药注射,药物完全将臂丛神经表面覆盖后停止药物注射。
注:常见给药入路为锁骨上入路及腋窝入路。
7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7.1气胸或张力性气胸
穿刺针刺破胸膜所致。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能显著降低气胸的发生率。
7.2局麻药毒性反应
局麻药误入血管是主要原因。此外血管丰富区域,局麻药物吸收过快,也可导致中毒。预防措施包
括:严格控制局麻药用量,应反复回抽无血后再缓慢注药。
7.3邻近的其它神经被阻滞
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颈交感神经节阻滞。
7.4全脊麻和硬膜外麻醉
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间隙所致。预防措施包括:使用短针,注药前回抽无脑脊液,分次
少量注药观察有无呼吸困难。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2_T3562-2023_中风后肢体痉挛中药塌渍操作技术规范_吉林省.docx
- DB22_T3563-2023_帕金森病便秘中医诊疗技术规范_吉林省.docx
- DB22_T3564-2023_经胸右心声学造影检查规范_吉林省.docx
- DB22_T3566-2023_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疗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3_T3727—2024_陆地冰壶运动服务规范_黑龙江省.docx
- DB22_T3568-2023_儿科关节腔介入检查技术规范_吉林省.docx
- DB23_T3728—2024_冰雪艺术街区管理和服务要求_黑龙江省.docx
- DB22_T3337-2022_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3341-2022_东部山区农田栽参土壤改良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3343-2022_人参产品质量追溯规范_吉林省.docx
- DB22_T3348-2022_露地蕨菜栽培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3350-2022_玫瑰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3351-2022_桃叶卫矛播种育苗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3354-2022_猪痢疾防治技术规范_吉林省.docx
- DB22_T3355-2022_坡耕地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规范_吉林省.docx
- DB22_T3361-2022_中小学研学旅行服务规范_吉林省.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