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7.2.1平行线的概念
自由预习
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
例如: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
A.平行和相交 B.平行和垂直
C.平行、垂直和相交 D.垂直和相交
2.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你知道“击鼓传花”吗?平行线也有传递性,若a∥b,b∥c,则ac.
基础优练
知识点1平行线
1.下列生活实例:①交通路口的斑马线;②天上的彩虹;③体操的纵队;④百米跑道线;⑤火车的平直铁轨线.其中属于平行线的有【点拨1】()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5--2-1-1所示,能相交的是,平行的是.【点拨2】
3.如图5-2-1-2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用符号表示图中的平行线:
知识点2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4.已知∠AOB,P是任意一点,过点P画一条直线与OA平行,则这样的直线【点拨3】()
A.有且仅有一条 B.有两条
C.不存在 D.有一条或不存在
5.下面推理正确的是 ()
A.因为a∥d,b∥c,所以c∥d B.因为a∥c,b∥d,所以c∥d
C.因为a∥b,a∥c,所以b∥c D.因为a∥b,c∥d,所以a∥c
名师点拨
点拨1(1)平行线定义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在同一平面内,二是两条直线,三是不相交,三者缺一不可.
(2)我们说的两条直线,是指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3)两条直线平行的前提是必须在同一平面内.若不在同一平面内,则存在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的直线.在数学上把它们称为异面直线,这部分知识在高中将学到.
点拨2以后我们所说的线段平行、射线平行特指线段、射线所在的直线平行.
点拨3(1)在基本事实(平行公理)中,“有且只有”表示“存在”和“唯一”两重意思.
(2)注意条件“经过直线外一点”,若经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就与已知直线重合了.
(3)平行公理的推论体现了平行线的传递性.
点拨4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按“一落、二靠、三推、四画”操作.一落是指把三角尺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是指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边;三推是指沿直尺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与已知直线重合的边过已知点;四画是指沿三角尺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6.桌面上的两支铅笔都与桌面的边平行,那么这两支铅笔,理由是
7.如图5-2--1-3,MC∥AB,NC∥AB,则点M,C,N在同一条直线上,理由是
整合集训
8.a,b,c为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若a与b不平行,b与c不平行,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与c一定不平行 B.a与c一定平行
C.a与b互相垂直 D.a与c可能相交或平行
9.如图5--2--1-4所示,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三次,则产生的折痕与折痕间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垂直
C.平行或垂直 D.无法确定
图5-2-1-4
10.如图5--2--1--5,与AB平行的棱有条,与AA平行的棱有条.
11.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直线AB和AB外一点P,想过点P作两条直线CD,EF,若CD∥AB,则EF与AB的位置关系是.
12.如图5--2--1--6,AB∥CD,过点E画EF∥AB,则EF与CD的位置关系是,理由是
13.作图题:(只保留作图痕迹)如图5--2--1--7,在方格纸中,有两条线段AB,BC.利用方格纸完成以下操作:
(1)过点A作BC的平行线;
(2)过点C作AB的平行线,与(1)中的平行线交于点D;
(3)过点B作AB的垂线.
14.按下列语句画图,并回答问题.【点拨4】
(1)画∠AOB=45°,在角的内部取一点P;
(2)过点P作PC∥OA,PD∥OB;
(3)量出∠CPD的度数,说出它与∠AOB的数量关系.
核心素养题——数学抽象
15.如图5-2-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项突破训练四 巧用坐标求图形的面积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docx
- 9.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docx
- 8.3 实数及其简单运算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docx
- 第八章实数本章考点分类集训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docx
- 专项突破训练三 实数大小比较的八种技巧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docx
- 8.2 立方根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docx
- 8.1 平方根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docx
- 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本章考点分类集训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docx
- 7.4 平移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docx
- 专项突破训练二 “相交线与平行线”中的思想方法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