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无锡市锡东片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5).docxVIP

2025年江苏省无锡市锡东片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5).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江苏省无锡市锡东片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5)

一、文言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5分)

【甲】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孟子对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王曰:“寡人愿闻政。”孟子对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乙】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1.下列对字词的理解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叟”:老人,这里指孟子。

B.“利”:利益,这里指使国家富强。

C.“宝”:宝贵,这里指珍惜。

D.“斯”:这样,这里指这样的事物。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②将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②有以吾欺之

C.①孟子见梁惠王②见贤思齐焉

D.①王何必曰利②何当共剪西窗烛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孟子通过反问的方式,暗示梁惠王应关注仁义而非利益。

B.【乙】文中,孟子强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这是治天下之道的关键。

C.【甲】【乙】两文都表达了孟子主张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福祉的观点。

D.【甲】【乙】两文中的“王”均指梁惠王,是孟子游说的对象。

4.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0分)

【丙】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5.下列对字词的理解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命”:命运,这里指人生的命运。

B.“礼”:礼貌,这里指待人接物的礼貌。

C.“道”:道路,这里指人生道路。

D.“德”:品德,这里指人的品德。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志于道②据于德

B.①依于仁②游于艺

C.①君子怀德②小人怀土

D.①君子怀刑②小人怀惠

7.下列对【丙】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不知命的人无法成为君子,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命运。

B.孔子主张,人应该立志于道,依据德行,依恋仁爱,游学于六艺。

C.【丙】文中,孔子对君子与小人进行了对比,强调君子的品德修养。

D.【丙】文中的“子曰”均为孔子所说的话,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912题。(15分)

【甲】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一个令人陶醉的地方。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有那独特的江南水乡风情。

江南的水,是柔美的。春日的江南,水面上漂浮着嫩绿的浮萍,两岸垂柳依依,倒影在水中,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夏日的江南,水面上荷花开得热烈,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观赏。秋日的江南,水面上漂浮着落叶,仿佛在诉说着往事。冬日的江南,水乡的河道被冰雪覆盖,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

江南的桥,是古朴的。水乡的桥梁,见证了江南的历史变迁,承载着江南人民的希望与梦想。站在桥上,可以远眺江南水乡的美景色的全貌,感受那独特的风情。

江南的巷,是幽深的。巷子两旁的建筑,古朴典雅,透露出岁月的痕迹。漫步在江南的巷子里,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历史年代。

9.下列对【甲】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通过描述江南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B.【甲】文中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之情。

C.【甲】文运用了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美景。

D.【甲】文通过对江南水、桥、巷的描述,展示了江南水乡的风情。

10.下列对【甲】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南好”:江南很美好,这里指江南风景优美。

B.“风景旧曾谙”:曾经熟悉的风景,这里指作者对江南

文档评论(0)

思钱想厚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