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5
2025酒精依赖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上周在医院门诊,我碰到一位50多岁的患者。他双手止不住地颤抖,眼神里满是焦虑,妻子在一旁红着眼眶说,丈夫每天不喝上半斤白酒就浑身难受,这一喝就是十几年。说实话,这样的场景我见得太多了,酒精依赖就像个看不见的魔鬼,悄无声息地毁掉一个人、一个家庭。酒精依赖如今是精神科常见的物质依赖疾病,它的危害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大得多。它不仅侵蚀个人健康,引发各种精神和躯体疾病,还是家庭暴力和犯罪的重要诱因,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经济负担。
这些年,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生活压力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酒精依赖综合征的患者人数也在逐年攀升。令人惊讶的是,全球大约有4.9%(约2.4亿)的人群深受其害,酒精依赖的患病人数仅次于尼古丁依赖,成了全球第二大“成瘾杀手”。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因为酒精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从2004年的3.8%(约250万人)飙升至5.9%(约330万人),这里我得纠正一下,之前数据有误,实际应为从2004年的3.8%(约250万人)上升至2016年的5.9%(约330万人)。中国流行病学研究也显示,我国酒精依赖和滥用问题日益严重,增长速度快得惊人。可以说,酒精依赖已经成了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酒精依赖的机制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酒精依赖的机制至今仍是医学界的一大谜团。很多学者认为,酒精成瘾是一个通过奖赏性机制反复强化的过程,中脑边缘的多巴胺系统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就像发动机之于汽车,这个系统对物质成瘾的形成和维持至关重要。中枢奖赏系统失衡,说白了就是大脑里的“奖励机制”乱套了,这是导致酒精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脑-边缘系统中的多巴胺奖赏回路,又叫强化回路,由杏仁核、中脑腹侧被盖区、伏隔核等组成。杏仁核在物质成瘾中作用重大,目前普遍认为,物质依赖的奖赏效应主要由杏仁核的多巴胺神经介导。
大量实验发现,酒精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受体的途径很复杂。它能调节受体构象,改变受体活性,就像给门锁换了把钥匙,让门的开合方式变了。长时间饮酒会降低γ-氨基丁酸受体功能,这和酒精戒断反应密切相关,为了避免难受,机体就会不自觉增加饮酒量。酒精还能调节神经递质释放,改变细胞间神经递质浓度,比如增加多巴胺释放,产生正性强化作用,让人越喝越想喝。此外,它还能调节受体基因表达,在酒精成瘾患者死后的脑部标本中,能检测到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增多现象。酒精作用于这些受体后,会通过信号转导通路进一步发挥作用。
与酒精依赖相关的神经递质有哪些“门道”?
酒精依赖的发生,源于酒精长期反复暴露,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系统在分子和细胞水平发生适应性改变。这一过程涉及多个神经递质系统,它们相互影响,就像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虽然大量研究表明酒精依赖与中枢神经系统递质有关,但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最高、作用最广泛的氨基酸,也是研究最多的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在蛋白质代谢中常见,还能作为γ-氨基丁酸的前体。作为大脑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能神经元投射到中脑-边缘系统,调节γ-氨基丁酸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电活动,进而影响多巴胺,调控物质依赖。
γ-氨基丁酸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含量高,是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由谷氨酸脱羧形成,与神经元介导的突触前、后抑制活动有关。实验表明,γ-氨基丁酸递质系统可能是酒精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靶点,能抑制物质成瘾引发的多巴胺增多。近些年发现,γ-氨基丁酸相关性受体有三种常见亚型,酒精会导致γ-氨基丁酸A型受体A1亚基基因表达下降,促使多巴胺释放。动物酒精依赖后,γ-氨基丁酸A型受体负性调节作用增强,正性调节作用降低。
5-羟色胺,又叫血清素,是大脑皮层和神经突触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酒精依赖形成中作用关键。5-羟色胺1A、5-羟色胺1B、5-羟色胺3受体与酒精依赖关系密切。酒精依赖动物特定脑区的5-羟色胺1A受体数量增加,临床发现,5-羟色胺1A受体激动剂能减少酒精依赖症患者焦虑症状和对酒精的渴求,5-羟色胺1B受体变化也会影响酒精依赖动物的饮酒行为。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个有趣的历史典故。在19世纪的欧洲,酒精曾被当作“包治百病”的良药,医生甚至会给病人开含酒精的药剂。直到后来,人们才逐渐认识到酒精的危害。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人类对酒精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酒精依赖和信号通路蛋白有啥关系?
长期酒精成瘾会导致神经元功能异常和突触可塑性改变,进而通过细胞水平的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的表达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哮喘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例分析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展望十大投资主题系列-中国股市十大投资主题:先进制造篇.pdf
- 《脑卒中防治知识普及》课件.ppt VIP
- 《综合实践项目 健康生活宣传展演》(教案及反思)-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docx VIP
- 哮喘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例分析课件.pptx VIP
-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案及反思)-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docx VIP
- 《危险驾驶罪》课件.ppt VIP
- 《我的幸运一天》-课件.ppt VIP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参问题.pdf VIP
- 综合实践项目+健康生活宣传展演+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