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辽宁省县域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5届辽宁省县域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2025届辽宁省县域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有关借贷关系的史料记载。这可以用来说明先秦时期()

记载

出处

偿曶(人名)禾十秭(“秭”是古代谷物数量单位),遗十秭,为廿秭。来岁弗偿,则倍秭

西周《曶鼎》铭文

(战国时期)鲁人曹邴氏“以铁冶起,富至巨万……贯贷行贾遍郡国”

司马迁《史记》

A.法律保护民间借贷关系 B.借贷关系出现并且发展

C.民间借贷加剧社会矛盾 D.市场交易程序较为规范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借谷物,若无法还上,则要赔偿数倍,而到战国时期,靠冶铁获得财富后,通过借贷将财富贷遍郡国,据此可判断,先秦时期,借贷关系已经出现并且有所发展,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借贷关系的出现,没有涉及法律作用,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民间借贷情况,没有涉及社会矛盾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描述关于市场交易程序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2.东汉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秋,刘秀采取“度田”的措施,“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刘秀“度田”的做法()

A.确保了东汉政权长期稳定 B.遏制了豪强大族势力发展

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提高了基层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可知,刘秀通过“度田”,让州郡检核垦田、户口,还考核地方官员,这能使中央更全面、准确地掌握地方的经济和人口情况,同时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东汉后期面临着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等诸多问题,导致政权走向衰落,“度田”措施无法完全杜绝这些问题的出现,不能确保东汉政权长期稳定,排除A项;“度田”措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豪强大族的利益,但由于豪强大族势力根深蒂固,“度田”遇到了很大阻力,并没有完全遏制住豪强大族势力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度田”对地方经济和官员管理方面的作用,没有直接体现出对基层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

3.南北朝时期,吃胡食、穿胡服、住胡帐、学胡坐成为中原地区风靡一时的活动。同时,在吐鲁番地区的墓葬中出土了草编粽子;吐鲁番出土文书中亦有西域民众在寒食、冬至、腊八等中原传统节日举行庆祝仪式的记载。这些现象反映了()

A.中原节日开始传入西域 B.华夏认同观念成为共识

C.民族间的隔阂逐步消除 D.区域间文化的交流增多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风俗习惯如吃胡食、穿胡服、住胡帐、学胡坐等受到胡人文化的影响,表明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同时,吐鲁番地区的墓葬中出土的草编粽子和文书中的记载显示,西域民众也在庆祝中原的传统节日,这同样体现了文化交流的现象,D项正确;“中原节日开始传入西域”在秦汉时期,排除A项;华夏认同观念体现为华夏民族与国家形成过程中,人们对华夏民族和国家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认知和接受,但是材料主要表现为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排除B项;材料主旨“区域间文化的交流”,而“民族间的隔阂逐步消除”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4.《唐会要》记载:“郎官御史,先于县令三考已上,有政绩者取。”唐玄宗也曾经发布诏书,宣称:“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得拟为台省官。”由此可见,唐代选官()

A.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B.摒弃了恩荫做官行为

C.提升了官员文化素质 D.看重基层任职的资历

【答案】D

【解析】材料描述了唐朝要求郎官、御史等中央官员必须曾任县令并通过三次考核且有政绩。唐玄宗也规定,未担任过州县官的京官不得升任台省官,反映出选官制度中对基层任职资历的高度重视,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官员来源的扩大,仅强调晋升路径的资格限制,排除A项;材料仅增设基层经验要求,未否定恩荫本身,因此“摒弃”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的重点在于基层经历而非文化水平,排除C项。故选D项。

5.明清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塑造大量忠臣、孝子、节妇、义士等形象,比如明代教化剧《伍伦全备》塑造了伍伦、伍全、伍备等人物,他们践行五伦之道;在清代宣扬“臣事君以忠”的三国戏、杨家将戏以及岳飞戏等戏曲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