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宁德市 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docx

2023年宁德市 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宁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这份批复属于()。

A.指示性批复

B.表态性批复

C.解答性批复

D.询问性批复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对批复类型的理解。指示性批复是针对下级机关请示中涉及的工作事项,作出具体指示、提出要求和指导意见,以指导下级开展工作;表态性批复主要是对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表明同意、不同意等明确态度;解答性批复是针对下级机关请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说明;询问性批复并不是常见的批复类型。需判断该批复属于哪种类型,得依据批复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若批复主要是对下级请示的事项表明态度,那就是表态性批复;若着重于对相关问题给出解答,则是解答性批复;若侧重于对工作作出指示,就是指示性批复。

2、不相隶属单位之间沟通商洽问题应采用的文种是()。

A.请示

B.通知

C.函

D.通报

【答案】:C

【解析】该题目考查不同文种的适用范围。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是下级对上级的行文,因此不适合用于不相隶属单位之间的沟通商洽。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主要是上级对下级的行文,不符合不相隶属单位间的沟通需求。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正好符合不相隶属单位之间沟通商洽问题的要求。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并非用于沟通商洽问题。所以正确答案是函。

3、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A.去异求同

B.解决问题

C.冷处理

D.回避问题

【答案】:B

【解析】处理冲突时,去异求同往往只是暂时掩盖了差异,没有真正解决冲突的根源;冷处理是把问题搁置,可能会使问题随着时间积累变得更复杂;回避问题同样是对冲突采取逃避态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而解决问题是直接面对冲突的根源,通过分析和沟通等方式找出解决办法,这是最能有效化解冲突的途径,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是解决问题。

4、下列关于洛川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于1937年召开

B.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C.张闻天是会议主持

D.会议地点在山西省

【答案】:D

【解析】洛川会议是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该会议地点在陕西省,并非山西省。所以关于洛川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其会议地点在山西省。

5、钱某育有甲、乙、丙三个儿子,钱某去世后,未留下遗嘱。在遗产处理前,乙明确表示放弃继承,丙明确表示要继承,而甲未作出放弃或接受继承的表示,那么甲的行为视为()。

A.放弃继承

B.接受继承

C.丧失继承权

D.转继承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本题中,钱某去世后未留遗嘱,按法定继承处理。在遗产处理前,乙明确表示放弃继承,丙明确表示要继承,而甲没有作出放弃或接受继承的表示,按照法律规定,甲的行为应视为接受继承。

6、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个别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剩余劳动时间

D.超额劳动时间

【答案】:B

【解析】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个别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超额劳动时间均不能决定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反映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耗费。

7、张三意图开枪射杀李四,第一枪未击中,在具备继续射击条件的情况下,主动放弃了射击行为,张三的行为成立()。

A.犯罪未遂

B.犯罪既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对不同犯罪形态的理解与判断。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在本题中,张三已经开始开枪射击,表明其已经着手实施犯罪,并非处于准备阶段,所以不属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而本题中张三是在可以持续射击的情况下,自动放弃了射击行为,并非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所以不属于犯罪未遂。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本题中,张三并未成功射杀李四,未达到犯罪既遂的结果,所以不属于犯罪既遂。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张三在开枪射杀李四的过程中,第一枪没打中,在有条件继续射击的情况下,自动放弃了射击行为,有效防止了李四死亡结果的发生,其行为符合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应成立犯罪中止。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犯罪中止。

8、王某在乘坐公交车时,未到站点便要求司机停车,遭拒后强行抢夺司机手中的方向盘,导致公交车失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3906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