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童年往事
【知识梳理】
知识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有展示古代儿童生活画面的《古诗三首》;有著名作家萧红回忆
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快乐的《祖父的园子》;有著名作家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还有陈
慧瑛描写一位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梅花魂》。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就是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入情入境、动心动情,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产生共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一个新境界,这是比理解文章内容、
概括中心思想更深一步的理解能力,也是良好阅读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
◆那么,如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呢?
阅读时,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地读、想,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除此
之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会:
1.从关键词语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篇文章,其关键词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语,体会其
思想感情。
例: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
品析:一个“只”字说明在故乡待的时间很短,表现出作者的遗憾之情。
2.从重点句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反复出现的语句等关键句子,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
例: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品析:直接抒发情感,表达对故乡月亮以及故乡的思念之情。
3.从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例: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品析:(语言、动作描写)外祖父此时的表现和平时完全不一样,可见这幅墨梅图在外祖父心
中的地位极高。
4.通过分析题目来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月是故乡明》
品析:通过文题,揭示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及故乡的月亮的思念之情。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10
第页共页
5.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就是要我们注意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阅读时,要把心放到文章中去,想象自己身临其境,特别是抓住重点的词语、句子、段落,
多读多想。这样,你才能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例: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
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品析:景物描写,通过植物自由自在的生长状态,写出了作者的自由、快活。
【精选真题阅读】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童年(节选)
曹文轩
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我有一位慈和的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
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她一辈子未
走出方圆三里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
世界除了她看见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凡出门去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因
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了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
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
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
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紧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父亲的文
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我跑到八里地外的一个地
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
对我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
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单招数学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5读书心得:屏幕时代如何重塑孩子的自控力.docx VIP
- 中国艰难梭菌感染诊断、治疗与预防指南(2024)详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第14课《我们都是中国人》第2课时 这是我国的标志 教案设计 2025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 湘少版四年级上册、下册的英语单词默写表.pdf VIP
- GBT 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 第1部分:一般指南.pdf VIP
- 煤炭掺配合同范本.docx VIP
- 汽车整体认识(汽车发展史)-精.ppt VIP
-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VIP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应用题练习.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