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人民政府招聘专职消防员通告(2人)笔试备考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王昌龄
【答案】:D
【解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古诗作者的文学常识。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李白以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著称,其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等;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代表作有《锦瑟》《夜雨寄北》等。因此,诗句的作者是王昌龄。
2、实行土地“三权”分置,重点是放活经营权。这里的“三权”指的是()。
A.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B.经营权、资格权、租赁权
C.所有权、承包权、租赁权
D.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
【答案】:A
【解析】实行土地“三权”分置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其重点是放活经营权。“三权”具体指的是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这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土地承包权由农户享有,是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一项基本权利;土地经营权则是在承包权基础上,通过流转等方式赋予经营者的权利,放活经营权有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而资格权侧重于体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参与分配等方面的权益,与“三权”分置中的概念不同;租赁权并不是“三权”分置中的内容;使用权表述不准确,“三权”分置里明确提出的是经营权。因此,实行土地“三权”分置中的“三权”是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3、以下不属于公文印章的作用的是()。
A.证实公文的效力
B.证实公文的信用
C.表示对公文负责
D.表示法律责任
【答案】:D
【解析】公文印章具有证实公文效力的作用,因为加盖印章意味着公文经过了合法程序和有权限的主体认可,能确保公文在执行过程中具有法定效力。它也能证实公文的信用,印章是公文合法性和严肃性的重要标志,让受文者相信公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加盖印章表示发文机关对公文负责,体现了发文机关对公文内容的认可和承担相应责任的态度。然而,公文印章本身并不直接表示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由公文所规定的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的,而不是通过印章来体现。所以不属于公文印章作用的是表示法律责任。
4、唐玄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其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实现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康乾盛世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盛世名称的考查,需要结合各时期的统治者和时代背景来判断。题目描述的是唐玄宗统治时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这一历史阶段。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与题目中唐玄宗统治时期不符。开元盛世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与题目描述相符。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与唐朝和唐玄宗无关。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与唐朝和唐玄宗也不相关。综上,答案是开元盛世。
5、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权利由法律所规定
B.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C.我们可以先享受权利,再履行义务
D.公民行使权利是有界限的
【答案】:D
【解析】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对于这几个说法的分析如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也可设定权利,所以该说法过于片面。权利与义务具有对应性,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权利的享受和义务的履行不存在先后顺序,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不能先享受权利再履行义务,这种割裂权利义务关系的观点是错误的。公民行使权利是有界限的,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综上所述,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民行使权利有界限这两种说法正确。由于本题为单选题,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更能体现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本质特性,是对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性和概括性描述,所以正确答案是权利与义务相对应这一观点。
6、()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五四运动
D.西安事变
【答案】:D
【解析】该题答案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呼伦贝尔市纪委监委所属事业单位引进人才(8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docx
- 2025年东城区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批招聘(47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综合.docx
- 2025年度首都医科大学事业编制岗位招聘(第二批)(1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docx
- 2025年邵东市中医医院夏季编外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招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最.docx
- 2025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李盛英教授团队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docx
- 2025杭州市临安区事业单位招聘80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最新).docx
- 2025浙江杭州市西湖区民政局招聘编外合同制工作人员3人模拟试卷精选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度哈尔滨“丁香人才周”(春季)南岗区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面向社会招聘警务辅助人员(206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