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糖浆生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麦芽糖浆生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T/ACCEMXXX-XXXX

麦芽糖浆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麦芽糖浆生产技术的产品分类、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玉米的淀粉或淀粉质为原料,经液化、糖化等步骤精制而成的麦芽糖浆产品的生产与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5009.11-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5009.12-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009.34-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GB7718-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20883-2017麦芽糖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二十一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麦芽糖浆Maltsyrup

一种麦芽糖含量较高而葡萄糖含量较低的淀粉糖浆,因其具有无色透明、甜度低、熬糖温度高、吸湿性低、抗结晶性好等特点而成为糖果工业更新替代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糖果、蜜饯、果蔬汁饮料中。

4产品类别

本文件所述麦芽糖浆应为M50型(麦芽糖含量50%~59%)。

5工艺流程

5.1工艺流程图示

应符合图1中所示。

2

T/ACCEMXXX-XXXX

图1玉米制麦芽糖浆生产工艺流程图

5.2工艺流程概述

5.2.1原料预处理

5.2.1.1玉米清选

选取优质玉米,通过清选设备去除其中的杂质(如石块、金属物、尘土等)。

5.2.1.2玉米浸泡

5.2.1.2.1将清选后的玉米投入浸泡池中,同时加入由硫磺燃烧并经水吸收制得的亚硫酸溶液进行浸泡。

5.2.1.2.2浸泡后的溶液经三级浓缩后成为玉米浆。

5.2.2玉米加工分离

5.2.2.1破碎

浸泡后的玉米进行破碎处理,初步破坏其结构。

5.2.2.2胚芽分离洗涤

破碎后的玉米进行胚芽分离及洗涤,分离出的胚芽经脱水、干燥后得到成品胚芽。

5.2.2.3精磨

对去除胚芽后的物料进行精磨,进一步细化物料颗粒。

5.2.2.4筛洗

精磨后的物料经筛洗,分离出玉米皮,玉米皮经脱水、干燥、粉碎后得到玉米皮成品。

T/ACCEMXXX-XXXX

3

5.2.2.5麸质分离

筛洗后的物料进行麸质分离,分离出的麸质经压滤、干燥后得到玉米蛋白粉。

5.2.2.6淀粉获取

经过上述步骤,最终得到淀粉。

5.2.3麦芽糖浆制备

5.2.3.1淀粉乳制备

淀粉经离心处理制成淀粉乳。

5.2.3.2液化

将淀粉乳进行液化处理,初步分解淀粉大分子。

5.2.3.3糖化

液化后的物料进行糖化反应,促使淀粉进一步转化为麦芽糖。

5.2.3.4脱色

糖化后的溶液进行脱色处理,去除其中的色素等杂质,提升糖浆品质。

5.2.3.5离交(离子交换)

通过离子交换去除溶液中的离子杂质,进一步精制糖浆。

5.2.3.6浓缩

5.2.3.6.1经离交后的溶液进行浓缩,提高麦芽糖浓度,最终制得麦芽糖浆。

5.2.3.6.2部分淀粉乳也可经液化、脱色、浓缩后,通过喷雾干燥制成麦芽糊精。

5.2.4污水处理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集中收集后进行污水处理。

6技术要求

6.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中的要求。

表1麦芽糖浆感官要求

项目

指标

状态

黏稠状透明液体,无正常视力可见杂质

色泽

无色或浅黄色或棕黄色

气味

具有麦芽糖的特有气味

滋味

柔和甜味,无异味

6.2理化指标

T/ACCEMXXX-XXXX

4

应符合表2中的要求。

表2麦芽糖浆理化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指标

单位

1

干物质(固形物)

≥70

%

2

硫酸灰分

≤0.3

%

3

熬糖温度

≥140

4

透光率

≥95

%

5

pH值

4.0-7.0

/

6

铅(以Pb计)

≤0.5

㎎/㎏

7

总砷(以As计)

≤0.5

㎎/㎏

8

麦芽糖含量(以干物质计,质量分数)

≥50

%

9

二氧化硫残留量

≤0.04

ɡ/㎏

注:本表中“/”代表此项无内容。

7试验方法

7.1感官要求

7.1.1状态、色泽

应按GB/T20883-2017中5.2.1规定的进行。

7.1.2气味、滋味

应按GB/T20883-2017中5.2.2规定的进行。

7.2理化指标

7.2.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