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图说历史
连连看请将以下官职〔机构〕分成5组,并分别用直线连接。户部内阁学士太尉通判御史大夫按察司参知政事军机大臣三司使枢密使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用人策略
家天下尊亲戚父有官子承袭为征战招贤能立军功赏爵禄征名士举孝廉设太学兴考选论人才问中正重家世认门第应科举登龙门历朝用影响深选官制度演变史海钩沉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戒其怠惰世卿世禄制
秦武士像
董仲舒主父偃桑弘羊春秋大一统盐铁官营推恩令卫青张骞破匈奴通西域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等良将怯如鸡
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九品中正制
进士科武举殿试明经科锁院糊名誊录八股文科举制提高素质扩大来源打破垄断加强集权
用人策略启示态度标准礼贤下士德才兼备原那么方法择能而使不拘一格舍短求长各得其宜
(08全国I)〔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计、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6分〕运筹帷幄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3分〕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3分〕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10分〕中国唐朝——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5分〕;中世纪英国——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5分〕。
〔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6分〕〔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10分〕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6分〕。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根底;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10分〕。
2、〔2021上海〕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2007上海〕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A.重农抑商B.统一度量衡C.迁都咸阳D.按军功授爵学以致用DD
4、(2021上海)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3、〔2005天津〕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根底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CC
感谢各位倾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