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同胞、土地、民族,皆我所爱,沉默、歌唱,拥抱为之而生
----2025年山东高考作文分析
【原题呈现】
【2025年新课标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
——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II)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命题解读
1.命题方向
作文的三则材料是国家苦难的三节文学记忆,是对于百姓家国深沉的热爱,是苦难和凌辱的呐喊和抗争,是对民族新生的热切渴望,这也正与今年正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相契合,旨在引导青年在同频共振的基础上,思考家国民族的命运,思考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
2.命题特点
一是与以往考试形式不同,今年高考作文采用的语词形式和内涵不同于以往的考试。由三个语句排列组合而成
二是设意由明晰走向含蓄,增加了审题难度。首先语词形式和内涵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第一则材料取自本卷阅读题材料和初中课文,“陌生”是因为穆旦的诗不多见,使审题难度加大。其次,作文与文学阅读理解相结合,其含义需要通过文学性阅读理解后才能揭示出来,这就增加了难度。而且三句话蕴含的甲乙丙三种语义之间的关系,比往年大多数命题包含的甲、乙两种语言语义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之前的“本手、俗手、妙手”,虽然也是三者关系,但是含义非常明确。
三是继2023年以来,命题引导把考生逼向个性化写作,对旧套路化作文形成冲。2018~2022年政治意图明显,2023、2024给考生一个广阔的天地,可充分发挥写作特长,考生形成个性化很2025年个性化写作明显,但也有学生走不出来,个性化写作是中学写作必由之路。
今年高考作文整体要求与去年一致,即“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通畅,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
这三个材料是三节文学记忆,考试院明确提出个性化写作,对阅卷和中学教学有启示意义。下面从审题立意、评分标准、写作要求和要说明的具体问题等情况分析。
一、审题立意
1.审题具体背景指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但也可以含摄更为广阔的人文内涵。
(1)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的倡导意见。
教育部考试院指导意见说:
材料一即采用本试卷阅读2文本《鼓书艺人》,展现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坚韧与温情(隐忍、怜悯、悲悯,沉默与隐忍)
材料二采用艾青的名篇《我爱这土地》,“嘶哑的喉咙”隐喻苦难中的呐喊与不屈(发声、歌唱、抗争)
材料三是穆旦诗作《赞美》中的诗句,通过“带血的手”与“起来”的姿态指向集体抗争与民族新生。(民族希望)????
三则材料各有侧重同时又相互交织,共同构建起中华民族近现代历史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到奔赴呐喊,救亡图存再到振兴中华,民族自强的叙事背景与阅读语境,为考生提供多维度的立意空间,引导考生在理解材料内涵、获得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积累与感悟进行写作。
考生可以从审美体验出发,思考三则材料的内在关联,回望历史,展望未来,对个体与集体、平凡与伟大、苦难与希望、历史与未来等关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形成对民族魂丰富意蕴的深刻体认。(《人民日报》2025年6月7日教育部考试院供稿)
值得深入阐发的是,三则材料的共同精神是“民族魂”。民族魂的深层根须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爱”,这种”爱”在理性枝干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在感性的根须上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胞物与”“一体同仁”,是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是悲悯重生。
因此,古书艺人的沉默、隐忍不能简单的理解、判断为消极,它也沉淀着、积蓄着对苦难的承担,对弱者、对同胞的同情、悲悯。他以心灵选择为爱的实现积蓄力量,犹如大地厚德载物,遇到时机就生机盎然,鸟鸣花香,硕果累累,一片生机。
艾青把“爱这土地的我”拟人化为饱受苦难甚至随时会死去的小鸟,但它还用嘶哑的声音歌唱,就是因为它热爱生命,热爱给了它生命滋养的土地,而尽自己的力量发声、歌唱、呐喊,求其友声,唤醒同类。回报土地,其原因也是爱和悲悯。
穆旦的“拥抱”则是由无声、发声到行动了,目的也是爱。他所拥抱的实际就是包含老舍笔下的“孩子们”在内的同胞人民,只有这样,才能令一个民族起来,走向新生。
总而言之,发自内心的爱贯穿沉默、呐喊和奋斗行动。是家国情怀的根芽,“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可以指代这种情形。所谓真情实感,要摆脱八股腔调,所谓立德树人,所谓未来可期,都要从这个根基出发。
因此,作文评阅要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年各地高二语文下学期名校考试题汇编四:名篇名句默写.docx
- 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一卷阅读Ⅲ文言文阅读详尽解析.docx
- 2025年高一、二语文期末考试可能考到的现代文阅读Ⅱ(三大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王安石《读孟尝君传》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期末模拟3道作文题目解析及例文.docx
- 2025年温州市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作文导写:你的支点太少了,得多整点.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必修上教材文言文梳理(文言挖空+理解性默写+文化常识与教材写作素材考教衔接题型汇编)(上).docx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23页PPT).pptx
- 众筹简介及实操(39页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