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毕形于舌.故辨症以舌为主.而以脉症兼参之.此要法也.兹将舌之部位形色.详列于左.实临症者之金鉴焉.
部位
满舌属胃.中心亦属胃.舌尖属心.舌根属肾.两旁属肝胆.四畔属脾.
(又)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
形色
白苔肺经.绛苔心经.黄苔胃经.鲜红胆经.黑苔脾经.紫色肾经.焦紫起刺肝经.青滑肝经.
诊察
白苔肺经.候卫分气分之表邪也.(肺属金故白苔应肺)
肺主卫.主气.主皮毛.风寒先入皮毛.内应乎肺.又太阳主一身之表.故肺家之邪.即可以候太阳之表.仲景麻黄汤.亦泻肺分之邪也.舌无苔而润.或微白而薄者.风寒也.外症必恶寒发热.而口不渴.宜温散之(如麻黄汤等).舌苔白而燥刺者(关键一个燥字,风寒绝不会燥).温邪也.
邵评∶风寒在表.故无苔而薄白.
外症必微寒.继即发热不已.此伤在手太阴肺经.宜凉散之.忌足经辛温药(温病卫分与伤寒表证治疗方法绝对不同).
舌白而粘腻者.湿邪在于气分也.外症必发热头重身痛.而口不渴.宜解肌去湿.如桂枝、秦艽、羌活、紫苏、二陈、二苓之类.
邵评∶湿邪干犯气分.
青龙点评:邵评气分错误,这是卫分。
肺分虽兼太阳.惟寒邪可用足经辛温药.若风温入肺.症见发热口渴.咳嗽喉痛.舌苔白燥.或白兼边红.治宜轻清凉解肺经.如栀、豉、桑、杏、蒌皮、象贝、前胡、薄荷、苏子、黄芩、桔梗之类.(或者桑菊银翘凉膈散之属)
邵评∶风温犯肺之正法.
绛苔心经.候营分血分之温热也.(心属火故绛色应心绛深红色)
心主营.主血.舌苔绛燥.邪已入营中.宜清络中之热.血分之火.忌用气分药.(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叶天士语;忌用气分说法有待商榷)
引叶天士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唐本作“宜”)清气,入营(唐本作“乍入营分”)犹可透热转气(唐本作“仍转气分而解”),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唐本有“是也”二字),入血(唐本作“至入于血”)就(唐本作“则”)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加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唐本有“是也”二字)。否则(唐本作“若”)前后(唐本无此二字)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唐本有“耳”字),反致慌张矣(唐本无此句)。
凡温邪从口鼻吸入.上焦心肺先受.如舌苔先白后红者.邪先入气分.后入营分也.
如初起舌即绛色者.邪不入气分.而入营分也.宜清解营分之热.犀角、鲜生地、(北方无此)丹皮、元参之类.暑邪温疫.(此等情况即是温病伏邪一类,初期即是营血)
如遇此苔.亦宜泄营解毒(如清营汤之类).
凡白苔邪在气分.宜解表.忌清里.绛苔邪在营分.宜清热.忌发汗.经主气.
络主血.卫主气.营主血.临症最宜辨清.
青龙点评:虽然说分辨清楚,但是临床也难以截然分开。
黄苔胃经.辨阳明里症之热邪也.(阳明燥金从土化故黄色应胃)
邪入手经.以舌之绛白.分心营肺卫矣.邪入足经.又当以舌之黄白.分表里为治也.盖白苔主表.黄苔主里.太阳主表.阳明主里.故黄苔专主阳明里症而言.
辨症之法.但看舌苔带一分白.病亦带一分表.必纯黄无白.邪方离表而入里.
邵评∶此以舌苔黄白.分邪之在表在里.
如见舌苔白中带黄.或微黄而薄.是邪初入阳明.犹带表症.微兼恶寒.宜凉散之.如黄而兼燥.外症不恶寒.反恶热.是伤寒外邪.初入阳明之里.或温热内邪.欲出阳明之表.斯时胃家.热而未实.宜栀豉白虎之类.清之可也.如浓黄燥刺.或边黄中心焦黑起刺.脐腹胀满硬痛.乃阳明里症也.承气汤下之.(经验之谈)
引王孟英《温热经纬》叶天士辨舌法: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唐本作“其位居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唐本作“若”)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唐本作“世”)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唐本无“是”字),具流动之品可耳!
再(唐本无此字)前云∶舌黄或渴(唐本此下有“当用陷胸泻心”六字),须要有地之黄。若光滑者,乃无形湿热中有虚象(唐本作“已有中虚之象”),大忌前法。其脐以上为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矣(唐本无“矣”字)。表证多无,或十只存一(唐本作“或存十之一二”)。亦要(唐本作“须”)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用槟榔、青皮、枳实、元明粉、生首乌等(唐本此下有“皆可”二字)。若未见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唐本作“药”)。恐其中有湿聚。太阴为满,或寒湿错杂为痛,或气壅为胀,又当以别法治之(唐本有“矣”字)。
再黄苔不甚浓而滑者,热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若虽薄而干者,邪虽去而津受伤也,苦重之药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斯瓦尔巴群岛下泥盆统的鲂甲鱼属.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苏格兰马钱鱼的内外鳞片结构和发育的比较分析.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苏格兰下志留纪苏格兰马钱鱼鳞列标本的新观察.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苏格兰中、上泥盆统的沙甲鱼科.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梯厄斯忒斯鱼的系统发育.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提曼甲鱼.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瓦列里乌斯鱼.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晩泥盆世西澳大利亚卡那封盆地的花鳞鱼——澳鳞鱼.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万多黏盲鳗.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威氏布莱恩特鱼.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一些沙甲鱼流体力学性质的计算机模拟.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伊朗中部Anarak和Sar-Ashk段中晚泥盆纪边界的牙形刺.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伊朗中部Negheleh剖面中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的修订.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伊朗中部尼尔组的志留纪花鳞鱼.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伊勒莫甲鱼(Ilemoraspis)的解剖学.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以星甲鱼为例的发育模型揭示了最早的牙齿组织.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异甲鱼的系统发育学.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异甲鱼亚纲内部系统发育关系.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意大利上三叠世翼龙骨胃丸的再鉴定.pdf
- 参考学习资料 生物学习 用超基质法研究盲鳗科的分子系统发育和分类.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