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说课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1).pptx

5.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说课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1).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说课

环节CONTNETS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分析4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分析5教学过程分析6板书设计分析

教材分析0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第16课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开始,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本课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内容包括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制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等。为下一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更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的国际事务

学情分析02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已有提升。有能力处理、分析简单的图片、文字史料。第一完成了近代屈辱外交史、现代史的抗美援朝、一五计划等知识的学习,但还没有学习世界史,一般不会将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外交方针的制定和调整联系起来第二第三学生年纪小,阅历经验不足,对建国初期国际局势认识不足;涉及政策、原则、方针等抽象的政治名词,艰涩难懂

教学目标分析03●知道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理解“求同存异”方针。●归纳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列举,培养阅读获取能力;●通过情景假设,培养学生分析和应对问题的思辨能力;●阅读相关史料,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念。●了解新中国的成就来之不易,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非凡的外交智慧,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123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

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分析0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课前自学师生问答启发式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探究法教学方法建国初新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背景理解“求同存异”方针的巧妙之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分析05从文字释义,到图片展示,从抽象与具象两方面,让学生了解外交的含义。另外,通过对比图,引导学生找出新旧外交的变化。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列举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梳理出全课的主干知识。同时,培养时空观念。视频导入知识梳理详解细节详细学习每个知识点,通过地图、视频等设置情景,通过尝试应对万隆困境,体会周总理的外交智慧。回顾新旧外交对比图,首尾呼应;展示2020年中印边界冲突,获得结论:外交的宗旨是维护国家利益。释因升华“外交定义”、新旧外交对比图通过阅读,梳理知识结构图片视频、史料研读、小组辩论探讨外交成就原因、对外交原则的运用

视频导入选自《外交风云》第五集片段外交是国家发展对外关系,处理国际问题,贯彻本国对外战略与对外政策常用的、基本的、重要的和平手段,是主权国家内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反应和延续,其宗旨是维护国家利益,扩大本国的国际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新旧中国的外交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解读概念、统领全文01

知识梳理03结合导学案,通过阅读,梳理知识结构——知识点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如果不是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立场,就会成为卫星国,仰帝国主义的鼻息,就会成为从属国。——周恩来新中国奉行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设情境,突破难点。

知识梳理04结合导学案,通过阅读,梳理知识结构——在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制定的基础上,展开外交成就知识梳理。活动一按时间顺序找出建国初期外交成就(1949-50年代中期)发现大事件1949年,与苏联建交。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17国),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1953年,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出席日内瓦会议-大国身份(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知识梳理05结合导学案,阅读课本,梳理知识结构——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封锁和禁运。知识点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状况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打破孤立,中苏建交,苏联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2月14日建国后一年,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知识梳理05结合导学案,通过阅读,梳理知识结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7个建交国家

要点详解05活动二:你认为中印纷争该如何解决?知识点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印边界问题1914年,由英国政府代表亨利·麦克马洪与西藏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售后加V wkl436858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