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薯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案

防治对象为害特点或症状防治方法

主要为害茎蔓和薯块。苗期染病,主茎基部叶片

先变黄,茎基部膨大纵向开裂,露出髓部,横剖可见

维管束变为黑褐色,裂开处呈纤维状。薯块染病,薯

采取培育无病壮苗和选栽抗病品种为重

蔓割病蒂部呈腐烂状,横切病薯上部,维管束呈褐色斑点,

点的农业防治措施。

病株叶片从下向上逐渐变黄后脱落。临近收获期病薯

表面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稍凹陷浅褐色斑,比黑斑病更

浅,贮藏期病部四周水分丧失,呈干瘪状。

主要为害嫩叶、叶柄、嫩梢和幼茎。发病初期病

采取实施检疫为前提,以选育抗病品种、

斑为红色油渍状小斑点,后随茎叶的生长而加大并突

疮痂病培育无病种苗为基础,加强管理并结合药剂

起,颜色转白或黄,突出部分呈疣状,逐渐木质化形

预防控病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

成疮痂。疮痂处表面粗糙,容易裂开,凹凸不平。

苗期染病,病株于晴天中午萎蔫呈青枯状;薯块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地块作苗床;

染病轻者薯蒂、尾根呈水渍状变褐,较重者薯皮现黄

进行水旱轮作,避免与茄科作物轮作;发现

薯瘟病褐色斑,横切面生黄褐色斑块,纵切面有黄褐色条纹,

病株应做好标记并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集

严重时薯皮上现黑褐色水渍状斑块,薯肉变为黄褐色,

中深埋或销毁。

维管束四周组织腐烂成空腔或全部烂掉。

加强水肥管理,进行合理轮作。育苗前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表面有部分黄变,其背面出用药剂浸种薯后排种,栽插前用药剂浸泡薯

黑腐病现灰白色轮廓不分明的病斑,密生灰白色霉层,最后,苗基部。

叶片卷曲干枯,导致坐果不良,果实生长不良。推荐药剂:甲基硫菌灵、代森铵、多菌

灵、乙蒜素、大蒜素

主要为害甘薯茎蔓、叶片、薯块,病菌侵染茎蔓、

薯块。发病初期,茎基部叶片先发黄变质,茎基部膨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苗。剔除病苗、

茎腐病大,纵向破裂。病薯蒂部常发生腐烂。该病典型症状

病薯。加强田间管理。

是茎基部发黑和变软腐烂,叶发黄,茎和块根维管束

黑褐色,引起块根腐烂。

春末夏初成虫较多,秋冬幼虫和蛹居多。以幼虫

清洁田园,加强田间管理。气温较低时,

为害为主,受害薯块有恶臭和苦味,不能食用和饲用,覆盖地膜,阻隔小象甲产卵。

小象甲

文档评论(0)

13065508991有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消防工程师持证人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3日上传了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消防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