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 总复习 7-9年级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docxVIP

2025年中考语文 总复习 7-9年级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7-9年级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开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了观海的地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绘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的景象,动静结合。“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展现了岛上的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呼啸,大海涌起巨大的波涛,进一步凸显大海的磅礴气势。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千古名句,诗人运用想象,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体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最后“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配乐时加上的,与正文内容无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选取了杨花和子规两种意象,杨花漂泊不定,子规啼声哀伤,营造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氛围,既点明了时令,又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闻道龙标过五溪”,听闻好友被贬到偏远的龙标,“过五溪”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友人被贬路途的艰辛。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将自己的愁心托付给明月,让它伴随友人到夜郎西,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点出诗人的旅途,“客路”暗示了他的漂泊身份。“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春潮涌涨,江水浩渺,两岸变得开阔,顺风行船,船帆高悬,“阔”和“悬”字用得精妙,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旧年未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归雁传递乡书,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连使用了九个名词,勾勒出一幅凄凉的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渲染出一种衰败、凄凉的氛围;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衬哀情,更增添了游子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古道、西风、瘦马,进一步刻画了游子漂泊的艰辛。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点明时间,“断肠人”直接抒发了游子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论语〉十二章》中古诗词部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站在河边感叹时光像河水一样不停地流逝,日夜不停。这句话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时光一去不复返,鼓励人们要抓紧时间学习和做事。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点明了时间是秋季,峨眉山的半轮秋月倒映在平羌江中,随江水流动,营造出一种空灵、澄澈的意境。“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因为见不到友人而感到遗憾,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的旅途孤寂。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前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寻常见”“几度闻”,说明他们曾经经常相见,听歌,暗示了当时的繁华景象。“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如今在江南暮春的美景中重逢,“落花时节”既指暮春的自然景象,又象征着国运的衰微和人生的落魄,诗人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对世事沧桑、人生巨变的感慨。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重阳节本应登高饮酒,诗人勉强想要去登高,却没有人送酒来,“强欲”表现出他的无奈和孤独。“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诗人遥想故园的菊花,应该在战场旁开放,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借菊花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写了边塞的夜景,沙漠在月光下像雪一样洁白,月光如霜,营造出一种寒冷、凄凉的氛围。“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管声,笛声触动了征人的思乡之情,一夜之间,所有的征人都望向故乡,“尽”字写出了思乡之情的普遍和强烈。

《秋词(其一)》(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

文档评论(0)

绾青丝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炎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8MA61RL7LX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