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江苏版)一轮讲义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文明的历程.docx

高考历史(江苏版)一轮讲义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文明的历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文明的历程

考纲解读

考点

内容解读

要求

五年高考统计

常考题型

预测热度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2.土地制度的演变

3.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分

3分

3分

选择题

★★

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2.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分

选择题

★★

商业

1.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

2.“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3分

3分

14分

选择题

非选择题

★★★

主要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

2.“海禁”与“闭关锁国”

3分

12分

选择题

★★

分析解读

命题规律:本专题四个考点,从近五年高考的考点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古代商业方面,间或考查其他三个考点。就农业来看,主要是从“三农”问题这个长效热点出发,考查中国古代铁制农具的演变和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就手工业来看,主要是围绕手工业的经营形态、特点及其与市场的关系进行考查;商业则是历年考试的重点区域,命题视角主要是认识农耕文明下的中国古代商业和城市发展的表现、特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及商业政策蕴含的经济思想的变化;经济政策考查的概率相对较小,考查的重点是从整体史观的视角,认识隔绝中外的一道堤墙——“海禁”政策。

备考建议:农业方面建议重点关注生产力的进步及其影响和小农经济的特征;手工业方面要关注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及主要手工业成就;商业方面仍然是命题的主要区域,尤其要注意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政治、思想造成的影响;经济政策方面注意重农抑商政策在不同时期的作用。

命题探究

(2017江苏单科,21,14分)明朝中后期①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②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③。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④。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⑤,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⑥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⑦。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⑧。(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⑨,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⑩。(7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答案(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

(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①时空限制。

②命题的核心考点。

③商品经济发展表现之一: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④商品经济发展表现之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⑤商品经济发展表现之三、之四:商业资本雄厚、商帮出现。

⑥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政策。

⑦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结果。

⑧本问重点考查史实归纳能力。

⑨本问重点考查阅读理解、归纳能力。

⑩要注意中外联系。

??

核心考点

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关联知识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开辟

审题结果

考查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原因及海外贸易的影响等

解题思路

第(1)问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可以从商品种类、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商人队伍壮大等角度概括。

第(2)问影响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主要有政府政策、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航海事业的发展等。背景可以从中国和世界两个方面思考。

第(3)问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其影响一是货币本身,二是商品经济等方面。

易错提醒

1.撇开材料只凭记忆回答。

2.得分点归纳不全面。

文档评论(0)

133****325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