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作品风格特点.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引言

王羲之是历史上开创性的书法艺术大家,魏晋书法自觉从他开始,经典流传后世,是不朽的书法艺术丰碑。他改革并完善了钟繇楷书,从未脱隶意到尽脱隶意;继承并发展了张芝草书;开创了魏晋行书,也是最早的行书作品。奠定了书学理论,一是讲究意,书法以意先行、意在笔先;二是讲究新,“适我无非新”。王羲之对于书法审美的要求,还有以下数端:要求动态之美,要求变化错落之美,要求融合个体的笔意,提倡含蓄之美。

其书法形成历程据他自己而言并不是奇迹的诞生,而是辗转的成器:“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经典所成,集大家之长,创制出新。

二、艺术特征

王羲之的楷书特点是小楷为主,具有风流书韵,寓潇洒于方正之中,现飘逸于工整之外,工稳而不呆板,成法而多变化,所谓“各尽字之真态”,自然灵动。用笔清劲秀丽,起收洒脱;结字实况开大、浓密相当。在作品《黄庭经则怡》中可见一斑。《兰亭集序》乃天下第一行草,可以见到王羲之的行书艺术巅峰,章法自然,气韵生动,情文并茂,心手合一。王羲之的草书与行书结合,改善了章草,将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更加贯通。

其书法特点是与王羲之本人的魏晋名士风范紧密联系的,袁昂《书评》说:“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梁武帝云:“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三.历史流变

(一)魏晋时期

和王羲之并称二王的,是他的儿子王献之。王献之书法与其父相比,更加洒脱自由。大开大合,恣肆汪洋,变化精神,具足创新,势头很猛。开创了大令体,即草中有楷,楷中有行的书法特色。开创一笔书,只用一笔写成,是他对草书的贡献。

(二)唐朝

唐代是一个书法艺术家辈出的时代,群星璀璨。欧颜柳是其中最耀目的几颗。欧阳询——究其用笔是方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颜真卿——楷法厚重。早年《多宝塔》结体严密,笔画精工,造型优美,唐楷气象。横画较细,竖画较粗。力士挥拳,雄浑有力。多用圆笔。柳公权——横竖粗细均匀,方笔居多,瘦硬细劲,内紧外松,左紧右疏。如辕门列兵,森然环卫,沉着稳健,气势磅礴。行草大气。

唐人楷书第一,严正险绝,结体精妙,笔法俨然。大楷与王羲之小楷有着明显的不同,更加威严壮观。其次,王羲之将楷书从未脱隶意带到尽脱隶意,唐朝却发生了复古之风,篆隶复古。再次,王羲之书法中特有的名士风流、灵动韵味,到了唐朝,演化出与盛唐气息一致的优美端庄、沉着稳健。特别是褚遂良,书法气象雍容华贵、笔法多样,体现了唐朝时代的特色和优势,极为大气又积极创新。

学二王很好的虞世南,师承王羲之的七世孙,得到二王书法的真传。笔势圆融遒劲,外柔而内刚,论者以为如裙带飘扬,而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这也是王羲之书法在流传中的变化,体现出了外柔内刚的特点。

行、草方面也有变化。王羲之开创了最早的行书作品,唐朝行书细劲而骨力雄强,继承并发展了王羲之雄逸的行书特点。王羲之发展张芝草书,使草书作品呈现为较为连贯的整体;王献之发明一笔书,更是连绵不绝;唐朝最著名的草书大家,张旭,则以狂草大草为代表,用抽象的点线表现书法家的思想感情,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测。怀素对张旭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运笔迅速,如骤雨狂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怀素《自叙帖》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疾风骤雨,可以想见当年操觚之时,心手相应,豪情勃发,一气贯之的情景。

总得来看,王羲之书法在唐朝得到了良好的继承和极大的发展,并且在与时代特点结合的同时更加大放异彩了。

(三)宋朝

唐以碑多,宋以帖多。在帖学盛行,趋时贵书的宋代,书法的成就可能比不上同时代的其他艺术成就,书道有逐渐衰微之势。北宋初期的书法仍然沿续唐代余波,仿颜体的有李建中、杜绶、欧阳修、蔡襄等。李建中又叫李西台,书法行笔尤工,多构新体,草、隶、篆、籀,八分亦妙。诸体兼能。黄庭坚评价他:“西台出群拔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间美女,丰肌而神气清秀者也。”赵孟頫说:“西台书去唐未远,犹是唐人余凤。”

宋代最著名的非苏黄米蔡莫属,苏轼书法集中家于一身,看似平实朴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就像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重在写“意”,宋人的尚意之风,之所从来。黄庭坚长撇大捺;米芾锋出八面,书写痛快、笔法变化,出其不意,变化多端。水平最高,影响最大。风樯阵马,沉着痛快。蔡襄崇尚古法,楷书学习颜真卿,结体用笔参照了柳公权、徐浩唐代大家,行书得晋人风韵,潇洒简易,书论主张重神气韵,和虞世南很像。

宋人与唐人不同,唐人喜王羲之,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