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11T 087-2015 绿色食品(A级)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VIP

DB1311T 087-2015 绿色食品(A级)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B05DB1311

衡水市地方标准

DB1311/T087—2015

绿色食品(A级)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

2015-01-20发布2015-01-20实施

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11/T087—2015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衡水市农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衡水市农牧局、饶阳县农牧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霍保安、段培姿、高晶、高翠平、郭珠、王志杰、索艳青、王博文、李金艳。

DB1311/T087—2015

1

绿色食品(A级)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时间、栽培设施、菌种、栽培工艺、培养料配制、接种、发菌、出菇、采收、转潮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衡水市绿色食品(A级)白灵菇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749绿色食品食用菌

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食品(A级)

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391的要求,遵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4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391的要求。

5栽培时间

8月为接种适期,11月至翌年4月为出菇期。

6栽培设施

6.1棚体

DB1311/T087—2015

2

6.1.1可采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冷库等栽培设施。

6.1.2生产中多采用半地下式拱棚:菇棚座北朝南,一般南北宽4m~5m,东西长20m~30m,地下挖

0.6m~0.7m,地上垒1.2m~1.3m,边墙厚度为0.5m~0.7m,总高度1.8m~2m,四周墙壁每隔1.5m~2m留直径0.2m的通风孔。

6.1.3骨架常用竹、木、钢材或复合材料建造而成,上覆盖大棚膜(无滴膜),膜上覆盖草苫或麦秸等。

6.2棚内

6.2.1架式出菇

用砖和竹杆搭成宽0.15m~0.2m,高1.6m~1.8m,层高0.4m的出菇架,架间距0.7m。

6.2.2垛式出菇

建成宽0.35m,高0.15m~0.2m的南北向菌床,间距0.7m。

7菌种

使用菌丝洁白、无污染、适龄健壮菌种(菌丝长满后10d~25d),根据不同的栽培季节,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适宜品种。

8栽培工艺

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采收→转潮。

9培养料配制

9.1培养料要求

应符合NY/T1935的要求。

9.2配方

玉米芯80%,麸皮12%,玉米面5%,石灰2%,石膏1%,料水比为1﹕1.3。

9.3培养料处理

选无结块、无霉变的培养料,用前曝晒2d~3d,按配方加水充分混合,堆闷8h-12h即可装袋。

9.4装袋

9.4.1选用折径20cm、厚0.4mm、长40cm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料袋。

9.4.2装料应松紧适度,以手托菌袋有弹性,不松散,不坚挺为宜,袋口扎紧。

9.4.3装料含水量60%~65%,pH8~8.5。

9.5灭菌

常压灭菌温度一直维持在100℃,8h~10h。若高压灭菌121℃应保持2h。

DB1311/T087—2015

3

9.6冷却

完全达到灭菌时间后,停止通气,在灭菌灶内冷却或搬到冷却室内冷却,当袋温降至30℃时,移入接种室内准备接种。检查袋上有无微孔,有孔的挑出。

10接种

10.1接种棚入袋前用臭氧熏蒸2h,灭过菌的菌袋、接种工具、菌种、酒精灯等一起搬入接种棚后,再用臭氧熏蒸0.5h以上。

10.2接种前40min~60min用紫外线灯照射30min~45min。

10.3接种过程均按无菌操作进行。接种量4%~6%。

11发菌

11.1接过菌的菌袋运入发菌室发菌。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