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即事抒怀诗鉴赏
即事感怀诗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即事(景)诗,一般来说并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亲、送友、思乡,抒发人生感慨、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地称之为“即事(景)抒怀诗”。常见情感:寄情山水,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表现诗人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情趣;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世事的感慨;对现实愤慨、不满和壮志难酬及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掌握两个点:借何事,抒何怀
明考情即景(事)抒怀诗,是近几年高考的最爱。自2003-2012年,全国卷共26套语文试卷,即景(事)抒情诗共占11首。2013-2021年,九年时间,竟然每年都考(每年多套试卷,考查不一,但即景即事诗从未缺席)。有意思的是,从诗的侧重方向看,2013年前,专注考即景诗,自2013年起,专注于考即事诗。
即景抒怀诗鉴赏即景诗的构境第一把握的肯定是诗中之景。然后进一步追问,景是什么景?时间、地点、多景形成的画面以及构成的意境。理解步骤与理解写景诗一样。注意,诗人眼中之景肯定是经过了诗人的主观选择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诗人通过景及多个景构筑的画境,这画境给我们怎样的阅读感受?是喜还是悲?是壮阔还是凄婉?应该有一个初步的判断或意会。
景中人的心境“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中的景,其实都关联了诗人的某种感情。古诗感情,无外乎四类。一是儒家之积极入世,直面现实,这是绝大部分古诗的内容;二是道家的无为,有天马行空的浪漫,也有消极避世之情怀;三是佛家的禅,指向空灵(表面上“景”中无人,全是空境,但实际上人又无处不在),来表暂得的安宁与超然;四是指向生活理趣,以宋诗为主,相当于诗人自自然某景某事得出的一些启发。简而言之,情、志、理、趣,必居其一。
写景的具体方法(1)虚与实。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即所写之景,是实景还是虚景,或者虚实结合着写景;(2)动与静。这里又包括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静为动以及以声写寂;(3)声与色。极力描绘色彩,即色彩的渲染也是常用的方法,当然,即写声又写色,又可以归纳为视听结合(4)正与侧。即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5)工笔细描与白描。特别要说明的是,一些同学总无法正确理解白描手法,认为白描就是不描。其实白描指的是不加修饰的描绘。就是把看到的景物,不着笔墨,近乎客观展现。牢记典型例子“鸡鸣桑树颠”就能好好体会了。(6)多种感官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以及特殊的通感;(7)从观察景物的角度出发,还有远近高低(俯仰);(8)用修辞手法写景,这里不赘述;(9)用表现手法写景,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等等。三多(多感官、多角度、多色彩)四结合(正侧、动静、虚实、点面)
即事抒怀诗鉴赏方法写的什么事咏怀诗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遇到这类作品,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抒的什么情即事中的所抒之情,依然包括四个维度。即指向现实,指向个体的精神满足,指向禅宗或指向生活哲理。常见的有:(1)强烈的现实批判。如批评政治,表达民情,抒壮志难酬及怀才不遇。(2)指向个人际遇。或感时伤物,或自叹自艾,或表达对宁静生活的热爱;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或表达疾病缠身的痛苦;或表达羁旅思乡的愁绪……好像无所不可。(3)指向日常理趣。此类诗本就以日常生活的细微之事入诗,所以要表达的未必就一定是情与志,也包括了一些特殊的对日常生活的纯理性的思考,如诙谐自嘲或偶得感悟。(4)指向他人。特别是酬赠与应答,以及一些梦醒之作。多表达对他人的关心祝福、怀念和同情,当然也表达自己的心志情操。怎样抒情的分析作者的抒情技巧
春日即事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西汉翟公做廷尉时,宾客阗门;等到失势废官,宾客绝迹。此处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问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按惯例,做题之前,不妨用简读法读读这首诗写的内容:
(1)即事中的景与事题目告诉我们,此为即事诗。所以第一步,先找出诗中之事与诗中之景(再次提醒:古诗中没有单一之景,景与物,景与人,景与情,一直是交叉融合的)。开头两句写景。小雨丝丝,落花狼藉,写暮春衰败之景。但诗中之景又非纯写景,与人无法完全分开。一是连绵的小雨好像要网住春天,拟人手法,网春之人应是诗人自己,同时,暮春黄昏,看残花遍地,“黄昏”一词,既写时间,也写事情,这不就诗人一个人从早到晚看着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看着残花一片片落着的寞寞与无聊吗?后两句写事,一是典故,有注释,说失势废官,宾客绝迹,意为自己被免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游艇帆船驾照A2F理论培训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汇总) .docx VIP
- 圣女果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大棚建设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VIP
- 字节跳动项目经理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南平市建阳外国语学校新初一均衡分班语文试卷.doc VIP
- 南平市建阳外国语学校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doc VIP
-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三套.doc VIP
- 圣女果设施农业种植基地项目经营分析报告.pptx VIP
-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民办高校转型策略与实践.docx VIP
- 物业服务过渡期合同6篇.docx VIP
- 2025年保安员(初级)考试模拟100题及在线模拟考试(100题,含答案)完整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