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壳用超高强韧冷轧铝__薄材技术规范.pdf

新能源汽车电池壳用超高强韧冷轧铝__薄材技术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00.000

CCS000

团体标准

T/CEATECXXX—2025

新能源汽车电池壳用超高强韧冷轧铝

薄材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ultra-highstrengthandtoughnesscold-rolled

aluminumthinsheetsfornewenergyvehiclebatterycases

2025-X-XX发布2025-X-XX实施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发布

新能源汽车电池壳用超高强韧冷轧铝薄材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新能源汽车电池壳用超高强韧冷轧铝薄材(以下简称“铝薄材”)的分类、技术

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厚度0.3mm~2.0mm的动力电池壳体、盖板用冷轧铝合金带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523冷轧金属薄板和薄带表面粗糙度、峰值数和波纹度测量方法

GB/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3880.1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总则

GB/T3880.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

GB/T3880.3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

GB/T7999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1061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GB/T16865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

GB/T20975(所有部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33824新能源动力电池壳及盖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3术语和定义

GB/T338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超高强韧冷轧铝薄材ultra-highstrengthandtoughnesscold-rolledaluminumthinsheets

经冷轧工艺制造,室温抗拉强度≥340MPa、断后伸长率≥12%的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4产品分类与标记

4.1分类

牌号选择应符合GB/T3190的规定,按合金系分为:

1

a)6XXX系(Al-Mg-Si):牌号如6014-T4,6061-T6

b)5XXX系(Al-Mg):牌号如5182-H2x

c)创新合金类:如高锰铝镁合金(X-AH32)

4.2标记

标记示例:NEV-BC6014-T41.5×1000×C

其中:

a)NEV-BC: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NewEnergyVehicle-BatteryCase)

b)6014-T4:合金及状态

c)1.5:厚度(mm)

d)1000:宽度(mm)

e)C:内控代码(耐腐蚀增强型)

5技术要求

5.1化学成分要求

铝薄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190—2024的规定,其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按GB/T

20975(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5.2尺寸偏差

5.2.1厚度偏差

厚度在0.30mm~4.00mm范围内的产品,厚度允许偏差为±3%T。需方要求单向偏差时,

允许偏差为表中数值的2倍。

5.2.2宽度偏差

宽度≤500.0mm时,允许偏差为±0.2mm;宽度>500.0mm~1000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