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3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提升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1~2题14分)
学校开展“诵年韵·品年味”主题活动。
1.在“诵年韵”环节中,小冀借助AI软件生成了一篇朗诵稿。稿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忙修改。(6分)
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它甲(收藏/蕴藏)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宛如一条纽带,将分散在五湖四海的游子与家乡紧紧相连。
一到年末,往昔寂寞的大街小巷瞬间被喜庆氛围点燃。红红的灯笼高挂,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照亮了人们回家的路。玻璃上的红色剪纸,是人们将新年希冀(diāolòu)成花,借灵动线条诉说对未来的憧憬。春联上的墨香,在空气中弥漫,对仗工整的语句承载着对新岁的美好祈愿。商场里更是(rénshēngdǐngfèi),人们欢快地挑选着年货,用购物车装满一年的甜蜜。
除夕夜,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长辈给晚辈发的红包里装着的不只是压岁钱,更是对晚辈深深的祝福与疼爱。桌上沁凉的酒水,入口后暖了每个人的心窝。当新年钟声敲响,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绚烂乙(绽放/开放),为新的一年拉开华丽序幕。这就是年,是喜庆,是团圆,是希望,是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的文化符号。
(1)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2分)
①寂寞_______________ ②沁凉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diāolòu)_______________②(rénshēngdǐngfèi)_______________
(3)从文段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文段中甲、乙两处。(2分)
甲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
2.在“品年味”环节中,小语搜集了下面的材料准备刊登在板报上,请你修改完善。(8分)
①甲骨文中的“年”字,是谷物丰收的形象,对每一个中华儿女而言,春节都是饱含团聚、团圆与希冀的文化符号,是年复一年心之所向的期盼与向往。②近年来,每逢中国春节,世界各地纷纷点亮“中国红”,舞龙狮、画年画、包饺子、逛庙会,共同分享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感受中国的多彩文化和开放胸怀。
③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④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传递着现代中国的开放进步,甲是“中国时间”,乙是“世界时刻”。
(1)从词性判断,第②句中加点的“舞”和“画”,分别是___________词和___________词。(2分)
(2)有人提问,第③句中的破折号能否删去?请你根据语境回答,并说明原因。(2分)
(3)请在第④句中的甲、乙两处补充一组恰当的关联词,使句子表意准确。(2分)
甲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在板报上书写一个醒目的“年”字,你会选用下边的哪种字体?请说明理由。(2分)
第二部分(3~18题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6分)
3.中国人取名讲究文化内涵。下面的名字源自《论语》,请阅读表格,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6分)
名字
出处
寓意
知新
①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做人要勤学好问,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省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人要自知,时常反思,扬长避短。
亦君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人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生气,不抱怨。
学思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人要懂得在学习中思考,才能有所收获和成长。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6分)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甲】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乙】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北朝]江总[注]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此诗是江总晚年归乡,路过薇山亭时,正值重阳节,有感而发所写。
(1)重阳节诗歌朗诵会上,小冀想朗诵甲诗。请你结合朗诵技巧——语气、重音、停连,帮他设计【甲】诗画线句子的朗读,并说说理由。(4分)
(2)两首诗都写到了“菊”,说说诗人借“菊”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9题。(共10分)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乙】齐有甄彬①者,有器业②。尝以一束苎③,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