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在用润滑油磨损颗粒分析方法
可视铁谱法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2025年5月
1
1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石化标委字[2024]27号文件“关于转发国家能源局2024年第115号公
告的通知(项目编号:能”的要求,由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
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制定《在用润滑油磨损颗粒分析方法可视铁谱法》行业标准,
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监控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SC6)归口。
1.2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作为标准制定主要负责单位,北京格谱
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昆仑润滑油评定中心、宝武装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沈阳顺义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
司河北雄安分公司、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
公司茂名分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天
津)有限公司作为本项目的协作单位。
工作组成员:马梅、邓立群,负责标准研究、起草和工作方案的制定,并负
责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等。
工作组成员:张代娣、孙斌华、孙硕、周鑫、沈健、庹小勇、谢惊春、张大
华、张遂心、吴根生、刘佩华、范斌、郭占男、胡占飞、刘宏伟、程海龙、章仁
毅、郎润卿、徐东辉负责数据收集、相关验证等工作。
1.3工作简要过程
2024年1月,项目组成员开始进行项目前期筹备工作。项目组成员针对标
准编制所需各方面情况开展调研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在用润滑油磨损颗粒主要分
析方法、可视铁谱技术原理及优势,可视铁谱分析仪基本结构与操作使用方法,
国内外相关领域标准情况,数据统计方法等内容。
2024年2月-3月,项目组成员就调研情况研究并确定标准制定工作思路,
主要思路如下:结合可视铁谱技术原理和当前铁谱检测主流技术现状,初步明确
可视铁谱法相关概念、方法步骤,形成技术框架方案;通过对可视铁谱方法检测
2
特点和主要分析指标的梳理,明确应用方法的条件、步骤与核心分析指标;收集、
分析常见有代表性尺寸的铁颗粒,以筛选出合适的用于模拟在用润滑油液中磨损
颗粒的颗粒样本,并形成对模拟用铁颗粒的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油
液牌号,以选定铁颗粒及油液形成核查液配制方法,然后确定基于特定尺寸铁颗
粒及配比浓度的组合配制出各规格的核查液;收集在用润滑油液样品;以核查液
和在用润滑油液样品为对象,确定测试、验证可视铁谱检测方法有效性、准确性
的试验方案;协调可视铁谱分析仪产品,组织具有代表性的参试单位,进行操作
培训和检测试验;最后对各参试单位检测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和统计分析,提出
标准草案。
2024年4月,起草小组在确定分工的基础上,完成了铁颗粒选型,提出了
对铁颗粒的技术要求,选定了核查液用油牌号规格,在充分测试试验的基础上给
出了核查液的配制和分装方法。
2024年5月,协调可视铁谱分析仪生产厂家,对所有参试分析仪进行了标
定,统一了技术状态,明确了可视铁谱方法的工作步骤、注意事项和数据采集方
法,制作了操作使用培训的影音和文字资料。
2024年6月,完成了核查液的配制生产,收集了在用润滑油液样品并完成
分装发放,并随可视铁谱分析仪一同发送至各参试单位。
2024年7月-9月,各参试单位开展核查液和在用润滑油液样品的检测试验,
过程中对试验情况不断进行沟通,及时做出相应调整,确保试验的顺利完成。
2024年10月,对各参试单位试验数据进行采集和初步统计,研究确定数据
统计方法,开展检测指标的精度计算和分析。
2024年11月-2025年2月,针对试验数据分析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相关实
验单位针对在用油样进行了补充试验。
2025年3月-5月,起草小组进行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制说明工作,经
多次讨论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期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