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各种吸虫的危害寄生虫学课件常用资料
汇报人:XXX
2025-X-X
目录
1.吸虫概述
2.吸虫的病原学
3.常见吸虫病
4.吸虫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5.吸虫病的治疗原则
6.吸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7.吸虫病的研究进展
01
吸虫概述
吸虫的形态结构
体形与大小
吸虫体形通常呈扁平、长条状,长度从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不等。成虫大小差异较大,如日本血吸虫成虫长约10-20毫米,而肝吸虫成虫则可长达30-40毫米。
消化系统
吸虫具有简单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咽和肠。其中,口通常呈吸盘状,用于吸附宿主组织。咽部肌肉发达,有助于食物的吞咽。
生殖器官
吸虫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通常每个雌虫体内可产卵数千至数万个。例如,华支睾吸虫的雌虫每天可产卵约20万个,这些卵通过宿主粪便排出体外。
吸虫的生活史
中间宿主
吸虫的生活史中,中间宿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淡水螺类,它们在螺体内发育为毛蚴,再侵入终宿主人体内。
成虫阶段
成虫在终宿主体内寄生,雌雄同体,通过交配繁殖。以日本血吸虫为例,成虫在人体肝脏和肠道内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进入水中发育成毛蚴。
卵的发育
吸虫卵在水中被中间宿主摄入后,卵内毛蚴孵化出来,穿过螺体组织,形成尾蚴。尾蚴在水中游动,遇到终宿主时,会侵入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发育为成虫。
吸虫的分类
扁形吸虫
扁形吸虫门是吸虫的主要门类,包括血吸虫、姜片虫等,成虫体扁平,消化系统不完整。例如,日本血吸虫成虫长达10-20毫米,寄生在人体肝脏和肠道。
环节吸虫
环节吸虫门成虫体型较扁形吸虫更为细长,消化系统较为完整。如肝吸虫,成虫长度可达30-40毫米,寄生在人体肝脏和胆囊。
绦虫类
绦虫类吸虫体长可达数米,如猪肉绦虫,成虫体长可达4-8米,寄生在人体肠道。绦虫类吸虫的卵通常带有六钩子,易于在粪便中检测。
02
吸虫的病原学
吸虫的感染途径
食入感染
食入感染是吸虫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食用未煮熟的含有吸虫囊蚴的生鲜或半生食物,如生鱼片、菱角等,囊蚴在人体内孵化为成虫。
接触感染
接触感染是指通过皮肤直接接触含有吸虫尾蚴的水体或土壤而感染。例如,血吸虫尾蚴可以穿透皮肤侵入人体,导致血吸虫病。
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是某些吸虫感染的另一途径,如猪肉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可以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造成胎儿感染。这种传播方式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导致大规模流行。
吸虫的致病机制
机械损伤
吸虫在宿主体内寄生时,会对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如血吸虫在肝脏和肠道造成的损害,可导致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甚至器官功能衰竭。
免疫反应
宿主体内对吸虫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和炎症反应,如日本血吸虫引起的超敏反应,可能导致急性虫卵肉芽肿,严重时可引发过敏休克。
毒素作用
某些吸虫会分泌毒素,如肝吸虫可产生胆汁酸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可引起胆汁淤积和肝脏损害,长期作用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吸虫的免疫学特征
免疫逃避
吸虫具有复杂的免疫逃避机制,包括表面抗原的多样性、分泌抗炎因子抑制宿主免疫反应等,如血吸虫表面抗原的快速更新使其难以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
免疫调节
吸虫感染可诱导宿主免疫调节,如产生大量调节性T细胞,抑制过度免疫反应,但这也可能导致吸虫持续感染而不被清除。
免疫耐受
宿主对吸虫抗原可产生免疫耐受,即在感染过程中,宿主免疫系统对吸虫抗原不再产生明显的免疫应答,这种现象有利于吸虫的长期存活。
03
常见吸虫病
血吸虫病
病原体介绍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病原体为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肝脏和肠道,雌虫在肠道内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进入水中孵化为毛蚴。
感染途径
血吸虫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皮肤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尾蚴侵入人体后,经过肝脏、肺部,最终到达肠道或膀胱发育为成虫,引发疾病。
临床表现
血吸虫病临床表现多样,包括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症状轻微,如发热、皮疹、肝脾肿大等;慢性期症状明显,如腹泻、腹痛、肝纤维化等,严重者可导致肝硬化、肝癌。
姜片虫病
病原体特征
姜片虫病是由姜片虫引起的寄生虫病,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姜片虫虫体较大,呈长叶片状,雌虫每天可产卵数万个,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
感染途径
姜片虫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食用未煮熟的含有姜片虫囊蚴的菱角、荸荠等水生植物。囊蚴在人体肠道内孵化为成虫,引发疾病。
临床症状
姜片虫病的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甚至贫血。
肝吸虫病
病原学特点
肝吸虫病由肝吸虫引起,成虫寄生在人体肝脏和胆囊内。肝吸虫虫体扁平,长度约10-25毫米,雌虫每天可产卵数千个,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最终随粪便排出。
感染途径
肝吸虫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食用未煮熟的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囊蚴在人体肠道内孵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四作文举例法Exemplification教学文案.pptx VIP
- 2025年中考生物复习新题速递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024年9月).doc VIP
- 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课件.ppt VIP
- 关于Listing and Exemplification的PPT重要课件.ppt VIP
- 后人类主义视角下的生物艺术研究论文.docx VIP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实务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docx VIP
- 公墓项目投标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完形填空训练50套(含答案).pdf VIP
- 专四作文举例法Exemplification.pptx VIP
- 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护理查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