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
2017年下学期两校联考高二年级历史科期末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以民为本B.天人感应C.人文精神D.尊重自然
2.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强调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做人要“恭、宽、信、敏、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认为人人皆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荀子也主张“仁义”,要“以德服人”“人要向善”。始终贯穿上述思想的一条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智愚、善恶,都有入学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3.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儒学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其最主要原因是
A.改造并赋予儒学新的内容B.百家并行不利于国家稳定
C.适应了大一统形势的需要D.汉武帝采纳并在全国推行
4.柳宗元说:“浮图(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所述反映出当时
A.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B.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
C.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D.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
5.“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以下对王阳明“良知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A.否定了传统伦理观念 B.具有个性解放色彩
C.继承了格物致知思想 D.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6.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由人治转向法治B.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
C.建立君主立宪制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
7.下面是约处于同一时期的中西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他们的科技成就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说明的本质是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书影???????????????????????????????????????哥白尼和《天体运行论》书稿
A、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B、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不同影响
C、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D、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在明朝已形成
8.16世纪末,汤显祖为宜黄腔创作的传奇《牡丹亭》,在它的故乡江西,几乎没有太大反响,而在吴门(苏州)剧坛却“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这主要是因为
A.地域文化审美趋向的差异性 B.地方执政者的政策不同
C.地域经济发展及阶层的差异 D.昆曲在地域影响力不同
9.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移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实现“制夷”的目标。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 B.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
C.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 D.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
10.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一再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
西方科技如算学、矿学、化学等都是从中国学的;王韬也认为,“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流传及外”。这些主张
A.成为了洋务运动的科学依据 B.打破了“华夷之辨”的偏见
C.超越了“中体西用”的范畴 D.减轻了传播西方文明的阻力
11.“我们当时认为,中国自汉以后学问全要不得的,……所以专读各经的正文和周秦诸子。既然外国的学问都好,却是不懂外国话,不能读外国书,只好拿教会的几部译书当宝贝。再加上我们主观的理想……我们的新学就是这三种元素混合构成。”材料中的“新学”
A.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B.主张“绝对平均主义”
C.提倡“中体西用”D.倡导“维新变法”
12.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每期仅销售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加至7000余份,一年后达到13000余份,最多时曾销售17000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教学设计-高二下学期数学湘教版选择性.docx
- 第二单元梨园撷英《表花》《儿行千里母担忧》昆曲《姹紫嫣红》课件人音版(简谱)初中音乐七年.pptx
- 新高考I卷读后续写David'sRun课件-高考英语作文复习专项.pptx
-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pptx
- Unit5Wearespecial(课件)-人教PEP版(一起)(级下册.pptx
-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课件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 高中一轮复习生物课件必修2第一单元第一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ppt
- 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检测数学试题.docx
- 广东省江门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卷.doc
- 相交线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 《虚词词性及短语类型》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pptx
- 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课件)-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pptx
-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岳麓版必修3.doc
- 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10.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