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VIP

2025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为了解凉水河的前世今生,班级开展了以“探秘凉水河”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你所在小组现已完成研究,并形成了文字材料。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完善。

第一部分寻源头

北京凉水河,这条年代久远的河流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它开凿于隋朝,曾被称为永济渠、御河。据《北京市丰台区志》记载:“隋大业四年(608年)正月,发河北诸郡民男女百余万人开永济渠。又连接卫河通桑干河,直达蓟城南。”凉水河原本发源于丰台区水头庄,因源头之水全部来自水温较低的地下泉水而得名。后来,莲花河脱离南护城河流入凉水河,凉水河起点随之变幻为万泉寺铁路桥,莲花池成为凉水河的新发源地。凉水河向东南流经万泉寺、大红门、马驹桥、张家湾,汇入北运河。

1.小组成员请你确认文段中加点词语是否有错字。你根据词义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表达的是“世事变化很大”的意思,所以“沧桑”一词中没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使事物相连通”的意思,所以“连接”一词中没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事物有新状况”的意思,所以“变幻”一词中没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水流聚集进去”的意思,所以“汇入”一词中没有错字。

第二部分忆往昔

人因水而聚①城因水而兴。凉水河自古以来就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②在商业、军事、农业等方面为民造福,是一条哺育北京南部地区人民的河。在隋唐时期,凉水河是主要的水路交通运输线,河上船只络绎不绝。在金代,凉水河作为金中都的南城墙护城河,成为城市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举重若轻的防御作用。曾经,凉水河为沿岸农田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灌溉水源,河道上建有大红门、马驹桥、新河、张家湾4座拦河闸,可蓄水400多万立方米,灌溉农田20多万亩。特别是在南海子地区,凉水河滋润了6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出天然牧场。

2.小组同学对①②两处的标点使用存在疑惑,你认为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①,②,

3.你检查了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息息相关

B.络绎不绝

C.举重若轻

D.弥足珍贵

第三部分说变化

“凉水河边路,依稀似故乡。野亭穿径窄,溪柳夹川长。”明代诗人邵经邦的《游凉水河》一诗,为人们描绘了数百年前凉水河的优美景色。随着历史的演进,凉水河周边的居民越来越多,一排排民房落地生根。1949年以后,河边相继建起了炼钢厂、发电厂、化工厂、造纸厂,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一同排入凉水河,严重打破了河水的水质,导致河水像墨汁一样黑。4.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修改。

第四部分看今朝

北京市自2013年起连续启动了三个“三年治污行动”,对凉水河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治理。凉水河的蜕变始于2022年的“点靓凉水河”行动,丰台段11公里被划分为“一廊五区”,串联金融商务、文化博览、生态休闲等主题空间,成为北京最长横向河道治理样本。①时至今日,凉水河已成为京华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展现了美好的城市生态。②凉水河在大红门与南中轴交会,如同镶嵌在南中轴上的一条银色项链。③河底鱼虾可见,河中野鸭畅游,河岸树木葱茏。④鸟笼架、驱蚊灯、坐凳等设施一应俱全,静候人们光临,充分满足了人们的亲水需求。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凉水河完美达成了市民们对于枕河生活的憧憬。

5.文段中的第①-④句是小组成员对凉水河的描述。你从修辞的角度判断,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6.文段中加点词语“枕河”源于唐代诗人杜荀鹤《送人游吴》中两句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据此,你推测“枕河”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第五部分向未来

唐代诗人【甲】曾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北京凉水河作为一条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老河流,经历了从臭水河到生态河的华丽转身。通过“三年治污行动”“点靓凉水河”等综合治理措施,凉水河的水质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明显提升。凉水河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和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北京市将继续_________综合治理,加强生态修复,挖掘文化价值,_________参与机制,_________凉水河的可持续发展。

7.小组成员不能确定【甲】处的唐代诗人姓名,应填入的是___________。

8.依据小组成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像个〜孩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没有找到的资料可以私信,这边帮忙下载一天一篇不收费,多出的看心情收费,欢迎留言,回复可能不及时请谅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