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重庆移通学院单招考试文化素质物理试题预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2023年度重庆移通学院单招考试文化素质物理试题预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移通学院单招考试文化素质物理试题预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质量为3m,速度为v的小车,与质量为2m的静止小车碰撞后连在一起运动,则两车碰撞后的总动量是()

A.3/5mv

B.2mv

C.3mv

D.5mv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过程中,总动量守恒。初始动量为质量为3m速度为v的小车的动量3mv。碰撞后两车连在一起运动,总质量为5m,根据动量守恒,碰撞后的总动量仍为3mv,所以答案选C。

2、2022年2月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下列问题中,可将运动员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动作时

B.研究自由式滑雪运动员的空中姿态时

C.观察单板滑雪运动员的空中抓板动作时

D.记录高山滑雪运动员的滑降时间时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质点概念的理解。质点是指在研究问题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忽略不计的情况。在记录高山滑雪运动员的滑降时间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对时间的影响极小,可看作质点。而A、B、C选项中,研究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抓板动作,其身体动作细节至关重要,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

3、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速率

B.速度

C.加速度

D.合外力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曲线运动物理量的理解。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而速率可能不变,比如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和合外力可能不变,比如平抛运动。速度是矢量,包括大小和方向,方向变化则速度一定变化,所以答案选B。

4、质量为5kg的小球以5m/s的速度竖直落到地板上,随后以3m/s的速度反向弹回。若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动量的变化为()

A.10kg.m/s

B.-10kg.m/s

C.40kg.m/s

D.-40kg.m/s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动量变化的计算。动量变化等于末动量减去初动量。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初动量为$$5×5=25kg.m/s$$,末动量为$$-5×3=-15kg.m/s$$,动量变化为$-15-25=-40kg.m/s。所以答案选D。

5、如图所示,M、N两点分别放置两个等量异种电荷,A是它们连线的中点,B为连线上靠近N的一点,C为连线中垂线上处于A点上方的一点,在A、B、C三点中()

A.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

B.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C点

C.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A点

D.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

答案:D

解析: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分布规律可知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为等势线,所以A、C两点电势相等,又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B点电势高于A、C点电势,所以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

故选D。

6、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3N和5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

A.最大为10N

B.可能为1N

C.可能为15N

D.最小为2N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共点力的合力范围。两个共点力合成时,合力大小范围在两力之差到两力之和之间。3N和5N的力,合力范围是2N到8N。所以最小为2N,最大为8N,选项D正确。A选项10N、B选项1N、C选项15N均超出合力范围。

7、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答案:A

解析:A.一个音叉被敲击发声时,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跟着发声,即两音叉产生了共鸣现象,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该实验中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有一定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因此声音传播一定的距离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故C错误;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此实验不能证明物体不振动也能产生声音,故D错误。

故选A。

8、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

A.电路闭合

B.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变化

C.A、B都满足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05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