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耳穴压豆技术的操作规范》.pdf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耳穴压豆技术的操作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C**

团体标准

T/ZACM****—202*

代替T/ZACM****I***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耳穴压豆技术的操作规范

Specificationofauricularacupressurefortheinterventionofpoststrokedysphagia

(文件类型:草案)

(完成时间:2024年6月)

20**-**-**发布20**-**-**实施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发布

目次

前言······1

弓l言············································································································2

1范围3

2规范性弓I用文件3

3术语和定义3

4基本要求3

5评估3

6操作要点4

7注意事项5

附录A(规范性附录)耳穴压豆技术操作流程图……………6

表1

前言

本标准参照GB/Tl.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修订项目需补充修订内容)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中医院提出。

本标准山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中医院、中国中朕科学院广安门囡院、上淘中医药大学附属龙

华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重庆市中医院、南京市中区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

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敏、张素秋、张华春

本标准其他起草人:叶富英、张晓兰、倪斐琳、蒋艳、裘涛、虞彬艳、俞国红、赵红梅、

黄双英、陈晓洁、姚斌莲、杨丹华、杨婢娟、田旭、洪艳燕、朱铮、张孝静、许敏霞、何桂

娟、魏琳。

1

弓I

脑卒中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首要病因[I],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等特点[2]。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卒中患者恢复期常见的并发症,研究显示[3]脑卒中后有

51%~73%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可导致营养不良、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

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耳穴压豆技术作为一种中医护理技术,凭借其操作简单、

安全有效、易千推广的独特优势,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症状改善方面具有良好疗效[4]。

耳穴压豆技术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辨证理论,将合适的介质贴压千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

通过不断的给予刺激,以疏通经络,调节口面及咽喉神经和大脑皮层的功能,从而促进吞咽

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本标准制定参考了国内外文献、指南、专家共识、政府文件等,并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工

作经验来制定完成,经过多轮专家线上线下会议及全国性专家函询后,修改和完善了《脑卒

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耳穴压豆技术的操作规范》讨论稿,兼顾了科学性、可行性、先进性和实

用性的原则。本标准适合我国国情,有利千我国中医护理标准化建设,促进中医适宜技术推

广应用,并进一步推动学科发

文档评论(0)

fanjingan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