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出自()。
A.《左传》
B.《淮南子·人间训》
C.《史记》
D.《论语》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典故出处的了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个著名的典故。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淮南子·人间训》记载了这个典故。A选项《左传》、C选项《史记》、D选项《论语》均未包含此典故。所以答案是B选项。
2、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下面对此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概括,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他的怀乡思亲的心绪
B.边塞风光在作者笔下苍凉悲壮,“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四面边角连声起”一句,从视觉上进一步加深悲凉的感受。至“千嶂里”两句,又从听觉上把整个塞上荒僻的情景生动形象的描画出来,使读者身临其境。
C.“浊酒一杯家万里”,由写人的生活细节转入人物内心的刻画。“家万里”归去已不易,“燕然未勒”归去更无望,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
D.“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词的赏析理解。B选项中“四面边角连声起”应是从听觉角度加深感受,而非视觉。A选项准确概括词的主旨和情感;C选项对人物内心刻画的分析恰当;D选项对情景交融的阐述正确。综合来看,B选项赏析不当。
3、“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固班起班亮
D.杜甫杜牧杜荀鹤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文学常识。在中国文学史上,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皆为大文豪,文学成就颇高,名传千古。A选项曹操、曹丕、曹植虽也是文学大家,但与峨眉无关。C选项班固、班起、班亮并非著名的文学父子。D选项杜甫、杜牧、杜荀鹤也非父子关系。所以答案是B选项。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者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文言句式。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选项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是宾语前置句。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是常见的特殊句式。A项是被动句,B项是状语后置句,C项是正常语序。所以答案选D。
5、对下列语段信息的理解和推断,最准确的一项是()莫高窟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莫高窟选址在戈壁荒漠的绿洲之中,体现了佛教与世俗隔离、与自然融合的思想,洞窟依山面水,河水滋润着莫高窟周围的绿树,形成了独特的清幽风光。莫高窟呈蜂窝状排列的洞窟最高处不超过40米。冬季,从西边刮来的风沙经窟顶而过,吹不到洞窟;夏季,对面的三危山又成了天然屏障,使东边刮来的风沙无法威胁到洞窟。这样,莫高窟便成了干燥区域里一个最安全的地带。正因如此,莫高窟虽经千年,仍完好保存了11个朝代的492个洞窟及大量的壁画和雕塑,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A.莫高窟设计建造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B.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
C.莫高窟及其中壁画完好保存的原因
D.莫高窟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清幽风光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语段信息的理解和推断。文段重点阐述了莫高窟的选址、周边环境及独特构造使其成为干燥区域的安全地带,正因如此,历经千年仍能完好保存众多洞窟、壁画和雕塑。选项C准确概括了文段主旨,即莫高窟及其中壁画完好保存的原因。A选项侧重设计思想,并非重点;B选项强调价值,未紧扣文段核心;D选项只涉及自然环境,不全面。所以答案选C。
6、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不是描写节日的()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