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受全球变暖的驱动,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天山山岳冰川消融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山冰川
总面积明显减少。冰雪融水在河川径流中占有重要比例,冰川退缩已对发源于天山的阿克苏河流域水文特
性、水资源、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03~2015年天山山区水储量距平的季节变化
水储量距平:指与该山区水储量多年平均水平的差距
1.天山山区水储量最大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20世纪60年代以来阿克苏河流域年径流总量的变化趋势()
A.波动式增加B.波动式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
蓝藻多形成于氮磷较丰富的湖域,当水体pH值大于8.0,水体透明度降低,溶解氧消耗增加时,利于
蓝藻生长。甲湖泊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历史上水旱灾害频繁,为了减少水旱灾害,当地于20世纪60年代
建设水闸,水旱灾害得到缓解,但自从8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和工农业发展,当地富营养化严重,蓝藻盛
行。完成下面小题。
3.当地湖泊不同区域营养化程度差异较大,蓝藻分布最多的是()
第1页/共7页
A.东部湖区B.西部湖区C.北部湖区D.南部湖区
4.若在农业时期,蓝藻最不容易爆发在()
A.枯水年份冬季B.枯水年份的夏季
C.丰水年份的夏季D.丰水年份的冬季
5.水闸建设可能会造成()
A.当地盐碱化严重B.生物多样性下降
C.影响水产养殖业D.水质优化
旅游碳足迹是指某类旅游活动能耗规模和相应能源碳排放系数的乘积,可用于旅游活动碳排放程度的
描述和估算、不同的旅游活动碳足迹存在较大差异。下图为中国旅游业各类碳排放占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6.推测旅游交通碳排放占比中d交通方式为()
A.航空B.公路C.水运D.铁路
7.不同类别旅游活动碳足迹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景点吸引力差异大B.游客个体间差异大
C.活动季节的变率大D.活动内容的差异大
国家农业农村部将全国耕地按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至十等(下图)。其中一至三等的耕地,
基础地力较高,障碍因素不明显;四至六等的耕地所处环境气候条件基本适宜,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
好,障碍因素较不明显;七至十等的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完成下面小题。
第2页/共7页
A.东北区由于微生物分解慢,耕地质量最好B.长江中下游区水热组合好,基础地力最高
C.青藏区耕地由于光照不足,导致耕地质量差D.我国一至三等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比重最大
9.我国不同等级耕地的发展方向是()
A.一至三等的耕地增产潜力大,是今后粮食增产的重点区域
B.四至六等的耕地增产潜力小,应按照种养结合方式开展农业生产
C.七至十等耕地应持续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耕地内在质量建设
D.在不同等级的耕地藏粮于地,消除障碍因素全面建设高标准农田
分析区域耕地景观安全的时空变化,对协调长株潭地区城市发展建设与耕地安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长株潭地区拥有广阔的农村腹地,但非农建设用地比重较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景观安全问题
日益凸显。某团队根据耕地分布的破碎程度和耕地总面积,将长株潭地区各区、县的耕地景观安全划分为
三类(下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类型特征典例
波动递减型耕地景观安全指数下降,破碎化程度上升湘潭市辖区
动态稳定型各指标基本保持平稳长沙、株洲市辖区
小幅增长型耕地面积扩张,或虽耕地减少但分布更连片宁乡、浏阳、茶陵等地
10.长沙市辖区耕地景观安全属于动态稳定型,主要因为()
第3页/共7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长株潭地区耕地景观安全小幅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
A.土地流转B.荒地开垦C.生态移民D.三产融合
长白山高山苔原位于长白山火山锥体上部(海拔约为2000~2500m),主要以灌木苔原为主,很少有草
本植物。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原先位于长白山苔原带西坡的草本植物不断入侵,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
退化。如图为草本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变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草本植物入侵前,其所在的位置最可能是()
A.较低海拔的缓坡地带B.较低海拔的陡坡地带
C.较高海拔的缓坡地带D.较高海拔的陡坡地带
13.草本植被入侵后,导致当地土壤有机质的变化及原因分别是()
A.减少气温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沪教版(共11张).ppt
- 第二单元复习(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pptx
- 复习名词(课件)-人教PEP版(级下册(1).pptx
- 四川省荣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原卷版).docx
- 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x
- 高考英语精准备考一轮课件(译林版)专题六语法项目(一)情态动词.ppt
- 2025年高考真题数学(北京卷)_2.docx
- BChapter1Buyingsnacks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pptx
- 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1月月考试题06.doc
- 2.1地球与地球仪课时2地球仪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