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七升八)语文暑假衔接《课外文言文-吕氏春秋》专项测试卷及答案.docx

统编版八年级(七升八)语文暑假衔接《课外文言文-吕氏春秋》专项测试卷及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32页

统编版八年级(七升八)语文暑假衔接《课外文言文-吕氏春秋》专项测试卷及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知识精讲

《吕氏春秋》是公元前239战国末期秦相国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道家著作,又称《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吕氏春秋》中也有好多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广为人知。

(一)寓言故事

1.引婴投江

【原文】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注释】过:经过。方:正在;正要。引:牵;拉。欲:想要。婴儿:这里指小孩。故:原因;缘故。善:擅长、善于。岂:难道。遽:就,遂。任:处理。亦:加强语气。必:一定。悖:荒谬。有……者:有……(什么样的)人。虽:即使。此:这。见:看见。之:代词,代“婴儿”。以:用。

2.伯牙绝弦

【原文】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注释】伯牙:俞伯牙,春秋时楚国人,善弹琴。钟子期为其知音。方:正在。鼓:弹。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巍巍:高。少选:不一会儿。汤汤(shāng):水流的样子。破:摔破。以为:认为。足:值得。复:再次。者:……的人。

3.生木造屋

【原文】

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

【注释】高阳应:宋国大夫。为:建造。室家:房屋。匠:古代专指木匠。生:指新伐下的木材还未干。涂:泥。这里指生木被压断。挠:弯曲。这里指生木被压弯。败:毁坏。缘:依循,按照。枯:干。劲:坚固有力。令:吩咐。尚:还。善:好的。

4.良狗捕鼠

【原文】

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注释】相:观察,识别。假:借,这里是“委托”的意思。麋:似鹿而体小的一种动物。桎(zhì):指将脚用绳索或链条系起来。则…之:那么。期年:一周年。是:这。志:心意。善:善于,擅长。、畜:养。取:捕捉。得:得到。乃:于是。

(二)成语故事

1.知人不易

【原文】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黎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2.逐臭之夫

【原文】

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有人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

【释义】比喻嗜好怪癖,与众不同的人。

3.殃及池鱼

【原文】

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释义】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三)名贤故事

1.郈成子

【原文】

郈成子为鲁聘①于晋,过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陈乐②而不乐,酒酣而送之以璧。顾反,过而弗辞。其仆曰:“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今侯③渫过④而弗辞?”郈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与我欢也。陈乐而不乐,告我忧也。酒酣而送我以璧,寄之我也。若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

倍⑤卫三十里闻宁喜之难作右宰谷臣死之。还车而临,三举⑥而归。至,使人迎其妻子,隔宅而异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反其璧。孔子闻之,曰:“夫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者,其郈成子之谓乎!”郈成子之观右宰谷臣也,深矣妙矣。不观其事而观其志,可谓能观人矣。

【注释】聘:出使。乐:乐器。侯:何。渫(xiè)过:重新经过。倍:通“背”,离开。举:举哀。

2.孙叔敖

【原文】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