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考试彩蛋押题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2023年度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考试彩蛋押题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考试彩蛋押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妈常抱怨自己的记性不好:“站在电梯旁边,总是忘了自己是要上楼呢,还是要下楼。”

B.《神曲》精深博大,包罗万象,内容涉及诸多知识、神话、宗教和文学典故等比比皆是。

C.“行啊,”小淦停了一会儿说:“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你们全都放心吧……”

D.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央视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A选项中,冒号用于引出大妈的抱怨内容,双引号准确标注所说的话,标点使用无误。B选项“知识、神话、宗教和文学典故等比比皆是”成分赘余。C选项“小淦停了一会儿说”后的冒号应改为逗号。D项“健康秩序、健康生活”是活动主题,书名号应改为引号。综上所述,A选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2、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汽车马上就要来了,”他提高音量说:“请大家做好准备”。

B.“到底交还是不交,林丹同学?”他极不耐烦地问。

C.遵义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手臂。

D.这个小姑娘看上去十七、八岁,但却是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A项中“说”后的冒号应改为逗号;C项中两个句子是并列关系,第二句前的句号应改为分号;D项中“十七、八岁”表示约数,中间不用顿号。B项标点使用无误,“到底交还是不交,林丹同学?”是正确的疑问句形式,句末用问号,“他极不耐烦地问”陈述语气,句末用句号。

3、“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

A.拜访

B.请罪

C.道谢

D.辞别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程门立雪”典故的理解。在古代,拜访名士是为了求学请教。杨时冒雪在程颐门前等待,其目的是怀着敬意去拜访,以求得学问上的指导。A选项“拜访”符合杨时的行为动机。B选项“请罪”、C选项“道谢”、D选项“辞别”均与典故中杨时的初衷不符。所以答案是A选项。

4、下列各句中加【】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改天我一定【赏光】,今天有事,实在走不开。

B.来信早已收到,现在才回复,还请【见谅】。

C.您先休息吧,等您病好了,我再登门【赐教】。

D.我想【惠存】这本书,因为作者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词语使用是否得体。A项“赏光”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不能用于自己,使用不当。B项“见谅”表示请对方谅解,符合语境。C项“赐教”是敬辞,用于请对方指导,不能用于自己去对方那里,使用错误。D项“惠存”是敬辞,请对方保存,不能用于自己保存,使用有误。综上,答案选B。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鲁迅——现代

B.《史记》——司马光——北宋

C.《师说》——欧阳修——唐代

D.《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俄国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鲁迅是现代作家,其《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作品。司马光著的是《资治通鉴》,《史记》作者是司马迁。欧阳修是北宋人,《师说》作者是韩愈。莎士比亚是英国作家,《威尼斯商人》是他的作品。所以正确选项是A。

6、下列句子中,“且”字可译为“将近”的是()

A.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

B.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

C.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

D.虽食,且不下咽。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且”字不同释义的理解。在古文中,“且”字有多种含义。A选项中“人相食且尽”,结合语境,“且”在此处译为“将近”,形容情况危急,人吃人即将吃光。B选项“且”表“况且”;C选项“且”表“并且”;D选项“且”表“即使”。综合比较,A选项符合“且”译为“将近”的要求。

7、下列各句中,[]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东方文明和儒家文明”的框架里,华夏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注重群体整合的文化,这与注重个性的西方文化框架有很大的不同。

B.文理科不仅应该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决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

文档评论(0)

133****8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