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
CCSB16
DB31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T1328—2021
黑色枝小蠹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monitoringandcontrolofXylosandruscompactus
2021-10-29发布2022-02-01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3
3
科涂服查真伪
I
DB31/T1328—2021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监测与防治原则 1
4.1监测原则 1
4.2防治原则 1
5虫情监测 2
5.1形态识别 2
5.2监测时间 2
5.3监测对象 2
5.4监测方法 2
5.5分级标准 2
6防治措施 3
6.1园艺防治 3
6.2化学防治 3
7评价与管理 3
7.1效果评价 3
7.2资料管理 3
附录A(资料性)黑色枝小蠹的为害状 4
附录B(资料性)黑色枝小蠹发生规律 5
附录C(资料性)黑色枝小蠹的识别特征 6
附录D(资料性)黑色枝小蠹调查记录表 8
参考文献 9
DB31/T1328—2021
Ⅲ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上海市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海市浦东新区林业站、上海古猗园。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磊、王凤、张岳峰、路广亮、韩阳阳、孙荣华、涂广平、朱烨、季国辉、吴时英、陈樱芝、罗卿权、孙雪婷、孔里微、王章训、刘莹、李跃忠。
7
1
DB31/T1328—2021
黑色枝小蠹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色枝小蠹的监测与防治原则、虫情监测、防治措施、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地区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悬铃木Platanusspp.和玉兰Magnoliadenudata等寄主植物上黑色枝小蠹的监测与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LY/T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黑色枝小蠹Xylosandruscompactus(Eichhoff)
一种为害植物枝干的钻蛀性害虫,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
3.2
侵入孔entrancehole
黑色枝小蠹侵害寄主植物枝干时,穿凿树皮后留下的孔口。
3.3
坑道gallery
黑色枝小蠹成虫通过侵入孔进入木质部后,在枝干内形成的供亲代和子代生活的虫道。
4监测与防治原则
4.1监测原则
根据黑色枝小蠹为害状(见附录A)和发生规律(见附录B),定期开展监测,实现对小种群虫情的有效监测。
4.2防治原则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以园艺防治措施为基础、综合应用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实现对黑色枝小蠹的安全、持续、有效防控。
2
DB31/T1328—2021
5虫情监测
5.1形态识别
识别特征见附录C。
5.2监测时间
5.2.1越冬期虫情监测于11月至翌年3月进行。
5.2.2危害期虫情监测于4月至10月进行。
5.3监测对象
重点监测广玉兰、悬铃木和玉兰。
5.4监测方法
5.4.1越冬期监测
主要使用野外踏查的方法。
将已枯萎的寄主植物枝梢剪下检查,如发现有侵入孔,以孔洞中存在黑色枝小蠹活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清版)DB31∕T 1321-2021 电动汽车公用充电设施运营管理与服务规范.docx
- (高清版)DB31∕T 1322-2021 生鲜电商配送货服务规范.docx
- (高清版)DB31∕T 1323-2021 航空航天用压力传感器动态测试方法.docx
- (高清版)DB31∕T 1325-2021 牙科印模和模型消毒管理规范.docx
- (高清版)DB31∕T 1332-2021 城市供水管网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范.docx
- (高清版)DB31∕T 1333-2021 城市供水管网运行安全风险监测技术规范.docx
- (高清版)DB31∕T 1338-2021 船舶供应服务物料产品分类与编码要求.docx
- (高清版)DB31∕T 1340-2021 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规范.docx
- (高清版)DB31∕T 1341-2021 商务办公建筑格力用能指南.docx
- (高清版)DB31∕T 1342-2021 乘用车单位产品能耗消耗限额.docx
- (高清版)DB31∕T 1343-2022 医用超声探头消毒卫生要求.docx
- (高清版)DB31∕T 1344-2022 动物诊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置规范.docx
- (高清版)DB31∕T 1345-2022 荷斯坦奶牛蹄病防治技术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