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复习提纲+每课一练
五年级下册课内复习提纲
1《草原》A作者老舍,全文按事情发展的J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
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
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B说说对“蒙汉情深何任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答:蒙汉
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
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C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
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3《白杨》作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
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A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
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
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B线索:望白杨一一说白杨(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的决心)一一希望孩子成为白杨借(物喻人)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
变化:出神一一微笑一一严肃一一沉鬼一一微笑。C含义深刻的句子:
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
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
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
三个特点,分别是: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
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
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
边疆的决。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
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高大的白杨树”暗喻老一辈的新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
代。【理解体会: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树
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相信儿女们在老一
辈的教育下,一定会经受考验,成长为新的边疆建设者。
D造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
5《古诗词三首》三首诗歌的异同
《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
蓑衣卧月明。
全诗意思: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
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
上休息了。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全诗意思:一叶小渔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怪不
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怪生:怪不得(“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
其中了。)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
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童言无忌。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这(首词反映了朴素、温暖而有风趣的农村生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和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
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意思:在长满青草的溪边有一座茅草屋。屋内有人操着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
逗趣、取乐,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妇。再看看茅屋外,大儿子在小溪东岸
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最让人喜爱的是那顽皮淘气的小儿子,
正趴在溪边剥着莲蓬。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
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园林绿化修剪设备.pdf VIP
- 建筑工程重点部位施工方案.docx VIP
- 口袋妖怪梦的光点全图鉴.docx
- 博林特LCM3 BLT-QS卓悦2 QS2113型电气原理图MPDK136(默纳客3000+).pdf
- 设备及压力管道防腐蚀管理制度(参考版).doc VIP
- 昆仑10号航空液压油-天空用.pptx VIP
- DBJ46-047-2018_海南省_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pdf VIP
-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复习各单元知识点提纲(实用,必备!).docx VIP
- 医疗考试医学类医学基础必背考点.pdf VIP
-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思政案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