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天桥区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docxVIP

山东济南天桥区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2025.06)

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按要求上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6分)

近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济南主会场活动暨“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泉?城历史文化特展”启动仪式在山东博物馆举办。

(一)阅读文段,完成1~3题。

学校计划组织学生参观此次展览,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展览资料,请结合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浪潮中,“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泉?城历史文化特展”宛如一股清流,驱散了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浮燥气息。展览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巧妙运用现代设计与媒体技术,将川流不息的创意融入其中,打造了一场目眩神迷的文博盛宴。

①本次展览汇集了13家文博及考古单位的代表性文物约570余件。众多珍贵展品包含济南市博物馆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等三件镇馆之宝、元代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的数字复原长卷、“济南二安”诗词及反映人文风貌的老照片等。这些跨越时空的文化元素相辅相成,凝结成一部泉城史诗。展览立足考古成果,搭建古今对话桥梁,在时光长河中演绎着泉城人居的鲜活姿态。②这不仅是济南对外展示文化形象的名片,更是供本地市民了解泉城特色的窗口。

③在数字化与文化传承的交汇处,让人们常感守成与创新的两难。然而,步入博物馆的震撼体验清晰表明:历史文化与创新科技并非对立,而是携手同行。④两者共同勾勒出博物馆的新图景,让参观者既收藏时光的馈赠,也看到文化传承的希望。

1.文段中加点字词的读音或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浮燥B.演绎(yì)C.震撼D.馈赠(kuì)

2.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瞬息万变B.川流不息C.目眩神迷D.相辅相成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①B.②C.③D.④

(二)阅读文段,完成4~5题。

4.小语同学作为本次展览活动的志愿者讲解员,下面是他的开场白,为使语言更具表现力,请将语段中的画线句改成排比句。(不改变句子意思)(3分)

欢迎大家来到济南,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既是闻名天下的泉城,也是名贯古今的舜城。济南有山泉湖河城的美丽风景,诗词歌曲赋展现她的风骨,大强美富通是她的风范。古今辉映,尽展风采!

5.参观结束后,小文同学意犹未尽,想在暑假初找一个客流量比较小的时候再逛逛其他展馆。根据该博物馆去年同期的每日进馆人次统计和每日进馆时段人次统计(平均)图示(见下),请你告诉小文该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并提醒他最佳参观时段。(4分)

二、(3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题。(共21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岳武穆①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不?”武穆答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②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③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④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文档评论(0)

183****886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喜欢整理试题,喜欢编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