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政治汇编: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docx

2023-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政治汇编: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政治汇编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一、单选题

1.(2025北京朝阳高三上期末)回荡在四合院上空清脆的鸽子哨声,作为北京城的“空中交响乐”,成为很多北京人记忆中地道的“北京声音”。但是,很多杂乱无章的鸽子笼影响城市环境。某区与专业设计机构合作,“一户一策”设计新的鸽子笼,顶部做成老房顶样式,整体涂成深灰色,与周边风貌融为一体,做到了“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该区的做法说明(???)

A.城市治理需要政府制定并实行差异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

B.城市空间改造要把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C.留住人们的乡愁和文化记忆需要保留传统习俗和传统建筑

D.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才能达到城市管理的良好效果

2.(2024北京海淀高三上期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中国古代,很多名人都有“游学”经历。今天,中学生研学旅行课程越来越丰富,在“行走的课堂”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开展研学旅行是因为(????)

学子不应居于一隅,

应出四方游学一遭。

——(宋)朱熹

A.研学活动体现了文化根源于人们内心情感的需要

B.丰富的研学课程熔铸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C.主动适应社会,能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融合

D.人们能够创造条件,搭建起自在事物的种种联系

3.(2024北京大兴高三上期末)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决定于2023年11月起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此次普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文物普查旨在()

①掌握文物的基本情况、存在现状,更好地保护文物和传承文明

②铭记历史,看见岁月,在改造以文物为载体的文化中开拓前进

③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普查效率

④发挥文物的文化价值,普查宣传,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北京朝阳高三上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报告从6个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概括和阐述,其中一个方面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守正创新”(????)

①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②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③有利于更好地超越客观实践条件的限制去追求真理

④需要原封不动把旧事物中合理因素照搬到新事物中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北京昌平高三上期末)汉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视觉符号,凝结着先人非凡而卓越的智慧。如今设计师们巧妙利用汉字形义相生的特质,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右图《文字的感情》,以中国传统水墨书写的“山、水、风、云”四字结合文房四宝的形象,提炼出“字与笔恩重如山”“字与纸如鱼得水”“字与砚如沐清风”“字与墨闲逸如云”四种意象表达。作品《文字的感情》(???)

A.表明意识能脱离物质载体而独立存在

B.在量变到质变中实现了文字符号向文创设计的转化

C.将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回归

D.诠释了汉字的丰沛情感与灵动韵味,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6.(2023北京东城高三上期末)《新华字典》见证新中国发展历程。从新中国扫盲、普及全面教育,到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再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国际交往,这本小字典发挥了大作用。小字典(????)

①反映时代要求,支撑时代的发展

②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提升人们文明素养

③助力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创新文化传播规律,提升了中华文化软实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北京朝阳高三上期末)只有构建起完善的涉外法律制度,才能更好地统筹推进涉外法治工作。近年来,从制定实施《外商投资法》《反外国制裁法》,到审议通过《对外关系法》《外国国家豁免法》,再到《民事诉讼法》涉外编的修订,我国不断加强涉外法律制度建设。涉外法律制度建设(???)

①是完善国家法制的重要部分,是涉外法治的基础

②有利于用法治方式满足涉外企业和公民的各项诉求

③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的丰富法治思想

④需要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的涉外法治人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5北京丰台高三上期末)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hal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20106014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