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 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VIP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 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D

图图

课标: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

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中的作用;

结合图文材料,找出文化传承的载体:

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

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

四川博物院藏)

文翁,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公元前143年至公元前141年间,蜀郡太守文翁曾创建文翁石室,是中国的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文翁石室”创立不久,即以学风卓荦,人才辈出而名冠西南。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下令全国效仿文翁兴办学校。;

一、学校教育: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

(一)中国

1、古代:官学(汉朝太学及地方官学,西晋国子监);

私学(春秋产生,唐朝学塾、村学和蒙学,宋代书院)

2、近代:1898京师大学堂(近代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1912年改名北京大学)

1911清华学堂(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

3、现代:收回教育主权,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977恢复高考制度;1983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90年代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二)外

1、古希腊:产生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分科教育的基础。

2、法国:拿破仑建立“大学区”制度,确立国民教育制度。

3、德国: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教学与研究结合,促成大学职能转变。

4、美国:大学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

二、印刷书诞生:推动文化大众化、提高文化修养、促进民族发展

(一)书籍起源:(前30世纪)埃及出现纸草书卷;(春秋战国至秦汉)中国简策、帛书

(二)造纸业发展:(前2世纪)中国出现植物纤维纸;(105年)“蔡侯纸”

(三)印刷术发展。古用断印口北空比豆脑识活之(15幻中)使国人十癸保田人层任字唐朝放印刷;北木罕弁胶泥活子;(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米用金属活子;

(一)中国

1.古代:官学与私学

官学

西周|学在官府

汉朝|太学、地方官学

西晋国子监

清代(学、校);

①产生:春秋时期学在民间

②进一步发展:唐朝学塾、村学和蒙学

许百姓任立私学,欲其寄州县学受业者,

亦听。——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五月敕;

蔡元培任校长,新文化运动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第一所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分科教育,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P81“学思之窗”:

阅读材料,概括蔡元培的观点及其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观点:将大学定位于“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力图将大学

由追逐高官厚禄的名利场转变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

地域;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的不同。

汉武帝在长安建立太学,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又下令各地设立学校教授儒家经典。晋代增设国子学(国子监),教授内容与太学相同。到了明清,各府县学校学、生岁考优秀者可直接升入国子监成为监生,监生毕业可直接做官;未升入国子监者,则参加科考,科考合格者可进一步参加会试,会试合格者即为进士及第,成为官员。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规定中学堂课程如下: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

文档评论(0)

向阳暖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